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脑瘫要和哪些疾病相区分

发布日期:2014-11-19 20:01:23 浏览次数:1595

小儿脑瘫要和哪些疾病相区分?小儿脑瘫是由于患者大脑受到损伤而造成运动、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很多脑瘫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而造成终生的遗憾,小儿脑瘫要及早诊断,专家指出脑瘫早期诊断要和以下疾病区分开。

患儿出生时一般情况尚可,3~6个月后出现症状,少数病儿生后即有异常,表现为肢体活动减少,上下肢呈对称性无力,此时容易与脑性瘫痪肌张力低下型相混,但本病呈进行性,无力情况逐渐加重,而且肋间肌也表现力弱,哭声低微,咳嗽无力,吸气时可见胸骨下陷。查体时可发现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小婴儿可因皮下脂肪丰满而早期不易发现肌肉萎缩),腱反射很早就消失,此项是与脑瘫的鉴别要点,而且本病不合并智力低下,面部表情机敏,眼球运动灵活。

本病分三型,I型(婴儿型)属全身性GMl沉积病,生后即有肌张力低下、吸吮无力,运动发育落后,晚期肌张力增高,呈去大脑强直状态,有时可能与脑瘫相混。但本病病情进展迅速,且有特殊外貌,表现为前额突出,鼻梁凹陷,耳位低,舌大,人中长,面部多毛,病儿发育迟缓,不能注视,有眼震,听觉过敏,惊吓反射明显。早期就出现严重惊厥,约 l~2个月病儿在视网膜黄斑部有樱桃红点。6个月后出现脾肿大,脊柱后弯,关节挛缩。晚期呈去大脑强直状态,对外界反应消失,多在2岁以内死亡。

此病又称脑硫脂沉积病,是脑白质营养不良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病变是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脱髓鞘,白质受累严重。临床按起病年龄分为3型,其中起病于1~2岁的晚婴型需与脑瘫鉴别,此型起病后逐渐出现运动减少、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智力逐渐倒退,反应迟钝,语言消失,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多伴有视神经萎缩及惊厥。终末期表现为去大脑强直状态、痴呆逐渐加重,多于学龄前期死亡。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根据其特殊面容及异常体征一般诊断不难。但有些病例新生儿时期症状不明显,只表现活动减少,面部无表情,对周围无兴趣,肌张力明显低下,肌力减弱,有时可误认为是脑瘫肌张力低下型,但本病膝反射减弱或难引出,这是与脑瘫明显的不同点,而且Moro反射减弱或引不出。确诊本病可查染色体。

本病主要表现为大运动发育落后,尤其是独自行走延缓,走不稳,易摔倒,上下楼费力。有时误认为是脑瘫,但本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可过度伸展、屈曲、内旋或外旋,肌力正常,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不伴有智力低下或惊厥。有时有家族史。随年龄增大症状逐渐好转。

以上介绍了小儿脑瘫要和哪些疾病相区分。小儿脑瘫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以上疾病家长一定要与脑瘫相区分,小儿脑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能够治愈的。

脑瘫/erke/xrnt/

(编辑:宛中)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