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概述
高弓足又称爪形足或凹空足,是足部较为常见的畸形,先天性高弓足有明显的家族史,但具体遗传方式尚不明确。本病发病机理目前大多倾向于足部软组织因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疾患而并发紊乱,如足部内、外在肌的伸屈肌群不协调或环腿膜挛缩,引起im骨、附骨的继发性畸形。高弓足骨关节改变的主要特征是足部纵弓高于正常。部分病人可同时伴有爪形趾和跟骨内翻等畸形。
高弓足发病原因较多,除先天因素外,后天性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亦可引起,所以对每个病者都应进行病因检查:
1、追询家族史。
2、神经系统检查。
3、肌力检查,排除肢体瘫痪。
4、脊柱X线检查及腰穿或脊髓造影。
5、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
高弓足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因足弓过高,直立时bw骨头负重面减少,负重力增大而产生的患足不能长久站立和行走,并易疲劳,临床检查可见足底肠骨头明显突出,其表面皮肤有痛性脱服,甚至压迫性坏死,患足弹性差,甚至无弹性,躁关节背伸受限。
x线拍片对高弓足的诊断和治疗都很有价值,足弓侧位片可测出高弓足的畸形性质和程度。正确的足弓测量其投照方法采用直立位(双足平立)水平侧位投照,中心线对准外弓顶点。
据高弓足畸形的严重程度分别施治。
轻型患儿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常用手法反复按摩,牵引足底肌肉,以使其松弛,或将前足底鞋面垫高l cm左右,以抬高踢骨头。并有足跟内翻者,可同时适当垫高鞋后跟外侧。
重型畸形须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一般按年龄和骨骼变形的程度来选择,少儿期或患儿尚未出现继发性骨变形前,多采用软组织松解术,常用的有bw键膜切断,跟散、距舟韧带切断,bw楔关节束切开等。亦可采用肌键移位术,即将 长伸肌腿或趾长伸肌键的止点后移于m骨头,以增加足弓背伸力,青春期或骨骼畸形严重者则采用骨骼矫正术,如Iw附骨间截骨融合术或三关节融合术等。无论软组织或骨性手术,术后均须行患足石膏靴外固定,时间一般在1个半月到3个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