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不稳与肠易激综合征
在询问腰腿痛患者的病史时,常常发现一些患者同时伴有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实际上是同时患有肠易激综合征。这些腰腿痛患者通过正脊法治疗,腰腿痛症状消失后竞发现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也同时消失,这说明脊柱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的关系。
肠易激综合征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很多人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认为其发病与遗传易感性、肠道感染或炎症、神经内分泌一免疫、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等因素有关,但这些发病原因的推论均无法得到验证。
临床效果表明,通过治疗胸腰椎不稳可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具体操作如下。
1.侧卧旋扳法:据触诊检查中发现的病变部位,令患者侧卧位(以触诊检查中发现的病变部位向上,以左为例),头枕于枕头上,贴近床面一侧(右侧)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
术者站于患者腹侧,双手肘部屈曲,左肘部置于患者左侧肩前,右肘部置于患者左侧臀部,右手同时放在患椎(即有病变部位或出现移位的腰椎)处,嘱患者全身放松,术者根据需纠正部位,酌情调整患者躯体和臀部的前后位置。
待体位适当时,术者双侧肘部同时向前、后协同施力,旋转的交角在患椎,当所用力量扭动患者躯体时,多可听到椎间关节被调整的咯咯响声,右手手下亦可感觉到患椎部位的移动(只让患椎部位移动而不让其他腰椎椎间移动,疗效方可得到保障,若患椎部位无移动,即使有咯咯响声也无疗效),手法即告结束。如果右手手下无椎体移动,则需重新摆正位置再次施行手法或直接改用指压法。手法后仰卧位休息3~5分钟。
2.指压法患者侧卧:(以触诊检查中发现的病变部位向上),枕头高约同患者一侧肩宽,颈微前屈且屈髋屈膝。医者站立患者对面,找准患椎(垂直于脊柱方向的条状隆起),在条状隆起病灶一侧的棘突侧面上用拇指轻轻颤压2~3秒,压力方向指向对侧的肩部,力量约lokg(根据体质增减)。指压时有时可感觉到椎间关节的移动,指压后条状隆起病灶可消失或明显变小。手法后仰卧位休息3~5分钟。
3.休息与锻炼:上述疗法治疗后卧硬板床休息o.5~1天,每周治疗1~2次。注意避免不良坐姿,在恢复期加强腰背肌及腹肌锻炼。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