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慢性疾病。其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涉及的因素较多,可能与肠道感染、胃肠运动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障碍有关。本病属中医学中“腹痛”、“泄泻”等病证范畴。病因多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寒冷刺激或劳倦过度等造成肝脾胃肠等脏器受损,肝郁气滞、脾虚失运、湿阻或热结中焦、脾。肾阳虚、中寒不运而致大肠传导功能紊乱,通降失常,传导失职,从而出现腹泻、腹痛、或便秘等症。
中医针对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表现,临诊时审别病机,析因论治。针灸可疏经理气,调整生理平衡。我们选胃募穴中脘有实大便、通大便的双向调节作用;大肠募穴天枢能够疏调肠胃,解痉止痛,与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及手阳明大肠经的下合穴上巨墟,合用通调胃腑之气,气调则湿化滞行;由于本病心因性因素较明显,所以选内关,此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止痛之功;再取太冲疏肝理气。诸穴合用化积清滞,通畅胃肠,腹痛、腹胀消除,大便性状恢复正常。
我们用针灸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5例,治愈26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疗效较佳,且避免了药物所致的副作用,特别是大部分解痉止痛药对消化道蠕动的抑制,并减轻消化道负担,值得在临床中推行。另外,有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全身症状,如焦虑、紧张、失眠、神经过敏等,所以,在治疗针灸治疗过程中,要让患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同时还要定时进餐。少吃油腻的食物,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