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肠子太娇气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

发布日期:2014-11-15 00:31:52 浏览次数:1601

名医小传

名医小传:张勇,沈阳市肛肠医院便秘与盆底疾病门诊主治医师,对功能性肠病,排便困难大便失禁,尤其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等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咨询电话:22511990转8426

39岁的公司白领谢女士最近大便次数特别频繁,最多时一天可达5到10次,且大便不成形,粪便中还常见黏液和未消化的食物。平时进食或饮水后常常出现便意,便前腹痛腹胀明显;精神紧张或天气寒冷时症状还会加重,且间断性出现便秘。谢女士去医院进行了结肠镜检查但未见明显异常,持续的症状给她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表现:肠道特别敏感

“像谢女士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之为肠易激综合征。”张勇表示,经常可以听到有些人抱怨自己的肠子很“娇气”。什么是“娇气”的肠子呢?“简单地说就是肠道比较敏感。”张勇介绍,比如说,大家吃一样的东西,吃完以后都没事,可有的人就会腹痛、腹泻;或是情绪紧张时也会出现腹痛、腹胀,肠鸣音活跃,排便排气次数增多等症状;严重的病人进食或饮水后就会有排便感,而且排便大多不成形,甚至呈稀水样;也有一部分病人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医学上将此种疾病称为肠易激综合征。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到医院的就诊率只有25%左右,有75%的病人并没有到医院就诊。

人群:脑力劳动者尤其高发

张勇表示,调查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病人的30%以上,是除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外,最常见的功能性消化疾病。“学生、公务员、白领、知识分子等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尤其高发,女性比男性更常见。”张勇介绍,像一些脑力工作者,往往精神压力较大,饮食睡眠不规律,并且缺乏适当的运动。一旦患上肠易激综合征,对病人工作学习都会造成较大影响,继而形成恶性循环。

病因:

遗传、情绪、饮食、药物等

张勇介绍,肠易激综合征具有遗传倾向,很多病人从童年开始即出现肠易激综合征,并常有家族史。其次,本病症状发作与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激动、抑郁恐惧等因素均能诱发或加重该症。再次,还有饮食方面的因素。张勇表示,有些病人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有些病人则会因食用冷饮或辛辣刺激性食物而诱发该病的发作。此外,肠易激综合征也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正常人肠道以厌氧菌为主,但是在抗生素应用不当或更换居住地,饮食不洁导致的腹泻也可引起菌群失调继发本病。”

除了上述这些原因,饮用大量的咖啡也可导致结肠过敏;泻药与以下药物可加重过敏结肠的症状,如毛地黄、奎尼丁、心得安及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如肼苯哒嗪和利血平等。

治疗:

生活调理+药物和心理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影响病人的学习与工作,因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长期而顽固的症状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很多病人由于症状的反复发作,但进行相关检查又没有阳性发现而常常怀疑自己得了疑难杂症,因此患上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该病治疗的主要原则是生活调理,对症处理,改善胃肠动力、解除肠管痉挛等,同时辅以必要的心理治疗。”张勇介绍,许多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之所以久治不愈只是因为不能去除致病因素。如不能改善工作学习环境,不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因此,放松的心态与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治疗该病的首要条件;其次,应正确使用药物治疗。张勇介绍,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药物常常以肠道解痉挛药物、肠道微生态制剂为主。为了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病程较长且服药效果不佳的病人还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本报记者杨主格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