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了解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下肢较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症。因体位不当而致受压,如架着腿坐,或各种体位时膝关节急剧屈曲和下蹲位时使其受压,或腓总神经反复被腓骨长肌纤维弓挤压、摩擦、发生水肿而致受压,局部结缔组织增生会加重受压症状。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下肢较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症。因体位不当而致受压,如架着腿坐,或各种体位时膝关节急剧屈曲和下蹲位时使其受压,或腓总神经反复被腓骨长肌纤维弓挤压、摩擦、发生水肿而致受压,局部结缔组织增生会加重受压症状。局部的占位性病变。如胫腓关节的腱鞘囊肿、腓骨上端的肿瘤、腓肠肌外侧头籽骨、股二头肌腱腱鞘囊肿、外侧半月板囊肿等均可压迫腓总神经而致病。当深筋膜有破损而发生腓肠肌肌疝时,也会引起腓总神经受压。小腿上端骨折,关节结构紊乱,如腓骨颈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等,晚期可在骨痂形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腓总神经形成压迫。膝关节内侧脱位可引起腓总神经断离。有力的踝关节内翻位扭伤。由于腓总神经被拴在腓骨颈上方腓骨长肌深面,有力的踝内翻引起突然的牵拉亦可损伤腓总神经。医源性损伤。如全膝关节成形术后引起的腓总神经麻痹,石膏或小夹板使用不当,在妇科检查和分娩过程中受脚架压迫等。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一般起病缓慢,除局部占位性病变外,多有外伤史、不良体位等诱因。患者常以小腿酸乏无力、前外侧麻木,或足下垂等原因而就诊。检查可见胫前肌、趾长伸肌、拇趾长伸肌、腓骨长肌肌力减弱,小腿外侧及足背部皮肤感觉减退。有时局部可扪及肿块,腓骨颈部Tinel征呈阳性。症状严重,出现足下垂者,需高抬膝、髋关节,足向上甩,呈“跨阈步态”。肌电图检查可见无随意活动电位,刺激诱发电位可正常。
腓总神经损伤的诊断,主要根据该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症状来决定。腓总神经主要包括腓深和腓浅两部分。对于腓深神经功能的检测,可通过检测胫前肌的背伸踝关节功能和拇趾长伸肌、伸拇趾和2~4趾的伸趾功能改变来判断,伸拇趾功能往往表现微弱和不完全麻痹,这时可以通过双侧对比来确定。足背全部区域的感觉缺失也是依据之一,但要注意第5趾的感觉是腓肠神经支配的。腓浅神经的功能检测可通过对腓骨长短肌的检查来判断,可见腓骨长短肌无力,使踝外翻动作减弱,若小腿外侧皮神经或腓肠神经的交通支在靠近腓总神经的地方受压时,小腿外侧部的感觉会缺失。在第1趾蹼上测量病人的两点辨别觉有助于鉴别腓总神经有无完全性损伤。此外,还要注意区别以膝关节平面为界,损伤部位是在近端还是在远端,因为两个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是相似的。可借助电生理检查判断有无L4或L5神经根平面的疾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症时,病人常有腰背痛并向下肢放射,若伴有坐骨神经损伤,还会出现胫后神经症状。并且还要注意鉴别有无全身性神经疾病及运动神经元疾病。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
实施治疗前,应查明病因,以利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局部软组织病变所致的神经嵌压,早期使用保守治疗可使部分病人治愈。保守治疗内容包括:石膏托固定膝关节屈曲30度,踝关节跖屈10度,以松弛腓总神经;糖皮质激素加神经营养剂于腓骨颈部封闭,口服VitB1、VitB6、地巴唑等神经营养药物,理疗等。同时可在小腿前外侧伸肌群作电刺激。保守治疗3~4周若无神经恢复征象,应手术探查修复神经。伤后神经症状加重,或伴有灼性神经痛表现,有可能为神经鞘内血肿压迫所致,应尽快探查清除血肿,以免血肿扩大,压迫神经,造成神经缺血、变性和瘢痕化,变成不可逆性损伤。局部赘生物所致的神经嵌压亦需手术治疗。
对于完全性神经损伤,只要条件允许,也应尽早手术,以利损伤神经和同时损伤的膝关节侧副韧带的修复。病人出现长期无痛性神经麻痹为手术禁忌证,通常见于结核型麻风。手术在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取仰卧位,大腿部气囊止血带止血,膝部屈曲位以利于手术。从远侧起沿腓骨颈作一纵行的S形切口,经过股二头肌肌腱附着点,转向远侧的腘窝皱折,切开股二头肌肌腱和髂胫束进入小腿深筋膜的筋膜扩张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什么是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下一篇: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
>>返回首页
03-05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症
03-05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03-05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
03-05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病因
03-05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症状与体征
03-05腓总神经卡压症发病机制
03-05如何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03-05如何鉴别腓总神经卡压症
03-05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主要危害
03-05各部位神经卡压综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