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患上先天性肌性斜颈该怎么办

发布日期:2014-10-19 07:35:03 浏览次数:1600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一种颈部倾向一侧、下颌转向另侧的先天性畸形,俗称歪脖。若早期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手术的护理措施:

1、全身麻醉后的护理患儿此时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呼吸动作,呼吸频率和节律,防止呕吐,舌根后坠。头偏向健侧,下颌靠患侧,颈部下垫薄枕,保持呼吸畅通。呼吸道有分泌物者,头后仰,用双手托起下颌关节,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防止误吸。

2、局部观察患儿术后仰卧,头偏向健侧,下颌转向患侧的位置,用沙袋将头固定。两小时内严密观察局部刀口渗血情况、呼吸情况、有无气胸,防止息儿烦躁抓伤、扯伤伤口,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减轻疼痛术后1~2d内减少搬动,置患儿于舒适的体位。对不同年龄的患儿采取提供玩具、陪玩耍、讲故事、听音乐等措施,分散其对伤口疼痛的注意力。对哭闹不止的患儿可酌情应用镇静和止痛药。

4、防止伤口感染保持刀口清洁、干燥,注意患儿体温的变化,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指导进食时勿使食物污染敷料。不慎污染时及时更换。夏季穿着适宜,勿使过多的汗液浸湿敷料。遵医嘱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术后2d开始使用激光照射伤口进行物理治疗,20min/次,2次/d。

5、颈托的护理可根据不同年龄,胖瘦量身定做,对年龄小、不太配合牵引、伤口恢复良好者,术后7d开始白天佩带,晚上睡眠时摘下。使用颈托期间,注意皮肤保护,防止皮肤压伤,行走时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6、枕颌牵引的护理对肌肉挛缩较重的患儿,手术后开始行枕颌牵引,牵引之前向家长及患儿说明牵引目的及重要性,以取得充分的配合。具体方法: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1O~2Ocm),头后仰并略向健侧倾斜,身体纵轴和牵引绳呈一直线,颌下垫软毛巾以防皮肤破损。随时保持枕颌牵引带的清洁,保护好牵引带周围的皮肤,防止压疮。患儿睡眠时要防止枕颌带卡压颈部造成缺氧或窒息。观察有无牵引并发症:头晕恶心、呕吐及呼吸改变等。有不适者,停止牵引,待症状好转后,继续牵引。过两三周之后,进餐时可放松牵引。保持重锤悬空,,持续八周以上。

7、康复训练对四岁以下不能很好配合训练的患儿,锻炼的方法是患儿保持坐位,训练者站于患儿的身后,两手抛球样扶住患儿的头部,重复将头转向健侧。要求伸展充分,力度适中,重复十次,然后在头转向健侧的同时嘱患儿尽力偏转头去看自己患侧的耳朵,从而最大限度的延长患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距离,减少或防止术后胸锁乳突肌断端的再粘连。患儿术后次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项训练,15~/次,6~8次/d,持续时间不少于半年。对四岁以上的患儿,首先重复前后伸屈颈部十次,再左右偏颈十次,然后重复左右偏转颈十次,重复以上的动作,持续时间不少于半年。

8、视力锻炼大龄儿童斜视,术后进行视力训练。方法为将一物体放在距患儿1.5米处,让患儿集中看视一定的时间,每天训练五小时以上。

9、出院指导强调牵引颈托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督促患儿坚持;指导家长注意患儿的饮食营养;注意伤口的护理,拆线一周后洗澡,三个月随访一次,半年后改为一年一次。

讨论

a、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胎位不正、产伤出血、肌肉本身发育异常有关。其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缩的程度与年龄不成正比关系,但多数随年龄增大,病程延长而程度加重,有的还出现各种继发畸形,如斜视、颈椎侧弯等。若早期临床治疗无效,手术是唯一的选择。最佳的手术年龄为一岁,年龄越大疗效越差。斜颈是否复发不但与术中松解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术后康复训练也至关重要。手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手术成功,做好术后的护理非常关键。

b、术后护理不当,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给患儿造成很大的痛苦。由于农村家长对此病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对术后康复训练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复发。

c、这也从另一角度给临床护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在I临床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不同接受能力、术前术后不同时期对患儿家长要做好宣教,理解各项措施落实的真正效果以及训练不力带来的后果,使家长和懂事的患儿真正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功能训练,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