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踝关节脱位症状

发布日期:2014-10-30 13:45:02 浏览次数:1595

1.踝关节后脱位? 由于踝穴前宽后窄,踝关节跖屈位时,小腿突然遭受强有力的向前冲击力,踝关节前方韧带较软弱,又无像跟腱一样的肌腱保护,使距骨脱至踝穴的后方。这种后脱位,可合并有一侧或两侧踝骨折,或胫骨后唇骨折(后踝骨折)。极少数的无骨折,只有韧带撕裂伤。可见内外踝由于距骨被强力脱出,而出现分离现象。

2.踝关节前脱位? 足在强力背伸位时,如自高处坠落、足跟着地,致胫骨下端前唇骨折,距骨向前滑出,形成前脱位。由于这种背伸位受伤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见,故此种脱位罕见。

3.踝关节向上脱位? 在压缩性损伤下胫腓关节分离,距骨向上突入胫腓骨间。此类脱位罕见,多伴有胫骨下端粉碎骨折及腓骨骨折。

1.踝关节后脱位的治疗? 应立即在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下复位。复位方法是先屈曲膝关节,再行足跖屈牵引,当距骨进入踝穴后,即背伸踝关节,并用长腿石膏固定5周。合并有严重骨折按踝关节骨折处理。

2.踝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伤后立即在麻醉下复位,屈膝关节、足背伸,进行牵引,当距骨与胫骨前下唇解脱,即推距骨向下向后复位。复位后,用长腿石膏固定足在跖屈位3周,后更换足踝背伸位石膏再固定2~3周。若有严重骨折,固定时间共需8~12周。

3.踝关节向上脱位的治疗? 要在良好麻醉下牵引复位。复位时膝屈曲,自大腿向上反牵引,握持足向下牵引,当距骨向下至踝穴时,胫腓骨便可复位对合。此时跖屈,背伸踝关节,以矫正踝关节前、后方移位。上短腿石膏,足在微背伸位,内、外踝要用力挤压使之对位。石膏在2周时更换,避免肿胀消失后石膏的相对松弛。若伤处软组织肿胀剧烈,复位失败或甚感困难者,可予手术开放复 位。手术中对距骨体不需要作内固定,但周围韧带撕裂、断裂伤者必须修补;合并有踝部骨折者,骨折复位后须作相应可靠内固定。

手法复位大多可获成功,复位后固定患足于功能位。踝关节脱位复位后,踝部骨折通常亦同时复位,但若拍片显示踝关节骨折复位不理想时,可行开放性复位及内固定(图1)。

[IMAGE]images踝关节脱位_治疗_1.jpg[/IMAGE]

踝部损伤是日常生活、军体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为了减少这类伤患的发生,增进人民健康,提高工作效益,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对踝部损伤的预防工作。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种形式,对这类损伤的病因、预防方法进行科普教育和宣传。如避免穿高跟尖底鞋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疾行,是预防踝部损伤的重要措施。

2.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规范操作,检查防护设备,按常规着防护装备。保持正确体位,避免不良姿势,防止急性扭伤和慢性劳损。

3.适当的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踝部损伤的发生和将损伤减低至最小限度,使薄弱、松弛的踝部韧带和软组织得到增强,增加踝关节活动的柔韧性及骨的刚度。

4.损伤后要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措施。不可急于过早活动,要经过充分的休息、制动,使损伤组织得到良好的恢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