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
在未出现肱骨小头骨化中心时,两者不易区别,仔细的临床检查可发现肱骨远端骺分离时,肘后三点关系正常,而在脱位时则有改变。有时可在整复过程中手感到软骨间相碰的声响,这有助于骺分离的诊断。如已出现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则可根据其与桡骨的关系鉴别,如关系失常,则为脱位。
2.肱骨外髁骨折
真实的病理改变为肱骨外髁骨骺分离,此时肱骨干与桡骨干的对线关系正常,而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向外侧移位。体检时可在肘外侧触到活动的外髁。
3.肘关节脱位合并有内髁或外髁骨折
在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出现前,往往很难诊断,当外侧脱位合并有外髁骨折时,肘后三点关系改变,肘外侧可触到正常关系的外髁与桡骨头。向内侧脱位合并有内髁骨折时,与上述情况类似,即鹰嘴与内髁关系正常。
4.肱骨髁间骨折
多见于成人,儿童甚少。幼儿滑车骨骺尚未骨化,通过髁间的骨折线不能从X线片直接看到,诊断比较困难。其X线特点与外髁骨折相似。如与健侧对比,常可发现肱骨干与尺桡骨近端互相靠近。对于疑难病例,可行关节造影明确诊断。幸而儿童中此种损伤极少,临床需要鉴别机会不多。
5.肱骨髁上骨折
通常依靠X线片与全骺分离鉴别不难,仅当干骺端骨片范围大小显示不清时,两者才会混淆。此时,应结合复位后的X线片所见,然后作出诊断。这类误诊对治疗虽无影响,但具统计学意义。
手术治疗:
骨骺损伤后应及时地给予恰当的治疗。
闭合复位时应根据骨骺分离的不同类型施以不同的手法,一般采用全麻。患儿取仰卧位,肩关节稍外展,布带固定胸部和腋部,置前臂于旋前位,术者牵引前臂,再屈肘90°,可以用手鱼际部位推动远端分离的骨骺使之复位和纠正侧偏。X线检查证实复位后立即行上肢石膏固定,前臂置旋前位纠正尺侧偏移,前臂置旋后位纠正桡侧偏移。
损伤后肘部明显肿胀,手法复位后,可先做尺骨鹰嘴克氏针牵引,待3~5天肿胀消退后再按上法做复位及石膏固定,加外展架以防再移位。
复位时应特别注意向尺侧移位的全骨骺分离,使之完全矫正,以免因复位不完全而远端骨骺与肱骨下端形成内侧倾斜成角,致发生肘内翻畸形。对桡侧移位者则不必强求解剖对位,因为此型的轻度移位不会引起肘部明显的畸形。复位固定后,一般使用外展架,将患肢固定于肩关节外展90°,前屈45°位。这样既有牵引固定作用,又可防止骨折端旋转移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