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髋关节后脱位

发布日期:2014-11-26 12:03:31 浏览次数:1600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当髋关节屈曲90°时同时在内收内旋位,此时股骨头已超越髋臼边缘,不再抵触髋臼骨面而抵在关节囊上。股骨颈前缘被髋臼前内缘挡住,形成以支点为中心的横杆,如外力继续作用,薄弱的后关节囊壁即发生破裂。暴力来自膝部向骨盆或骨盆推向股部即可发生后脱位。如坐在公共汽车上,髋、膝屈曲各90°并内收位(即一腿搭在另一腿上,即所谓二郎腿),骨盆固定暴力经膝部向后即可发生后脱位或者膝顶住前面靠背当猛裂刹车或撞车时暴力经躯干骨盆推向前方也同样可引起髋关节后脱位。若下肢内收较少,股骨头撞击髋臼后缘,可合并髋臼后唇撕裂骨折,或股骨颈骨折,撞击或牵拉坐骨神经而产生神经挫伤。髋关节后脱位有4种类型:I型单纯性后脱位不伴骨折。 Ⅱ型后脱位伴有臼后缘小片骨折。Ⅲ型脱位伴有髋臼粉碎性骨折。 Ⅳ型脱位伴有股骨头下骨折。

(一)第Ⅰ型的治疗 1、复位髋关节脱位复位时需肌松弛,必须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复位宜早,最初24—48小时是复位的黄金时期,最好尽可能在24小时内复位完毕,48—72小时候再行复位十分困难,并发症增多,关节功能亦明显减退。常用的复位方法Allis法,及提拉法。病人仰卧于地上,一助手蹲下用双手按住髁嵴以固定骨盆,术者面对病人站立,先使髋关节各屈曲至90度。然后以双手握住患者的蝈窝作持续的牵引,也可以前臂的上段套住蝈窝作牵引,待肌松弛后,略作外旋,便可以使股骨头还纳至髋臼内,可以感到明显的弹跳与响声。提示复位成功,复位后畸形消失,髋关节亦恢复,本法简便、安全最为常用。

2、固定复位后用绷带将双踝暂时捆住一起,于髋关节伸直位下将病人搬运至床上,患肢作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2—3周。不必石膏固定。

3、功能锻炼需卧床休息4周。卧床期间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2—3周后开始活动关节,4周黑扶双拐下地活动。3个月后可完全承重。

(二)第Ⅱ—Ⅴ型的治疗对这些复杂性后脱位病例,目前在治疗方面还有争论,但考虑到合并有关节内骨折,日后产生创伤骨关节炎的机会明显增多,因此主张早期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