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血吸虫病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发布日期:2014-11-06 12:40:00 浏览次数:1596

血吸虫感染可以导致血吸虫肠病,血吸虫主要威胁人体的肝脏和大肠。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虫卵可长期沉积在大肠黏膜上导致大肠慢性炎症,造成大肠黏膜细胞增生活跃,有诱发肠癌的可能。流行病学研究也提示慢性血吸虫病可能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理由有3点:首先,血吸虫疫区大肠癌患者平均年龄较非血吸虫疫区年轻10岁左右;其次,血吸虫疫区人群大肠癌标化率明显高于非疫区人群;再次,血吸虫疫区大肠癌好发于左半结肠,与血吸虫卵沉积的部位一致,且大肠癌旁组织可见虫卵沉积诱发的慢性炎症、溃疡或炎性息肉,提录虫卵沉积可能是血吸虫病患者易于发生大肠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吸虫病患者预防大肠癌应当从防治慢性血吸虫病开始。

血吸虫病多见于农村山洼、湖泊较多的地区,尾蚴早期寄生在钉螺体内,成为童虫入水后经过皮肤直接传染给人。与疫水接触越频繁,感染机会就越大。由于急性期发病后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在症状减轻后停止服药,造成治疗不彻底,下田劳动后可能又发生再次感染,反复迁延不愈常易导致慢性血吸虫病。 因此,对于血吸虫患者而言,第一要进行规范治疗,不能因为症状减轻而自行停止服药,对于疫区的新发血吸虫患者尤为重要;第二,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疫水,有条件的话尽量使用自来水,如不可避免需要接触疫水应尽早做好预防工作。对在疫区而言,可通过药物杀灭和农村水利设施改造等手段消灭钉螺,以减少患者反复感染的可能性,降低慢性血吸虫病的发生率。

由于部分慢性感染的血吸虫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对普通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筛查年龄提前10年,从40岁开始,筛查方法包括每年1 次粪便隐血检测、cea检查、气钡双重造影或结肠镜检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
  • 用户 lkfzjx1的评价
    评价时间:2015-05-15 10:58:30
    好评
    lkfzjx1说:很有用,值得您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