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警惕大肠癌侵袭青年人

发布日期:2014-11-18 11:27:11 浏览次数:1595

近些年来,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肠癌,频频向青年人发起攻击。我国统计资料显示,大肠癌的患病率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万分之一,上升至今天的万分之六,目前全国每年新发大肠癌的患者约有13万人,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大中城市,青年人患大肠癌的所占比例明显居高。

诱因:高脂、腌渍食品易致癌

大肠癌的发生与一些不良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胃肠道在消化高脂肪类食物时,需要更多的胆汁,多余的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肠黏膜,容易使肠黏膜发生癌变。在对喜吃高脂肪食物的大肠癌病人粪便检测中发现,胆酸含量高出低脂肪膳食者和正常人许多倍,大肠癌病人粪便中,胆固醇含量比健康人高一倍以上。

腌渍食品中,有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与肉中的二级胺合成亚硝酸胺,是导致胃肠道肿瘤的直接元凶。

烟熏类食品每千克含有高达107微克强烈致癌性的物质;电烤箱熏肉,每千克肉中则含有23微克致癌物;在熏制的肉中及煎炸类食品里,还含有较多的杂环胺类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千克食品中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毫克,丙烯酰胺可导致基因突变,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

此外,长期酗酒、吸烟以及生活无规律、暴饮暴食、精神过度紧张、思想压力过大、不爱运动等等,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大肠癌的因素,远远大于遗传、种族因素的影响。

特点:多在右侧剧烈腹痛

青年人患大肠癌的特点有哪些呢?

青年人多在右侧盲肠和升结肠部位发生肿瘤。在中老年患者中,约有70%的人发生在左侧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处。

青年人多出现剧烈腹痛。青年人患大肠癌后,病情进展较快,癌灶浸润到浆膜层,或病变引起炎症时,易导致肠道发生痉挛,而引起剧烈腹痛。

青年人多为黏液血便。血便是大肠癌患者最常见症状,青年人大肠癌多在右侧,因为粪便在右半侧的结肠内尚未完全成形,所以出血后常与大便混合,有的患者还发生明显贫血

青年人多为浸润型肿瘤。青年人的大肠癌以浸润型肿瘤居多,癌细胞分化程度差,浸润能力强。更容易向周围或深层组织扩散,预后不良,其5年存活率仅及中老年大肠癌患者的1/4。

预防:饮食睡眠加运动

专家提醒,要预防大肠癌,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合理,多粗少细。我国大肠癌流行调查显示,凡吃粗粮多的地区,大肠癌发病率低,特别是全谷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2.保证睡眠,形成规律。正常细胞在裂变过程中之所以突变为癌细胞,大多是在夜晚进行的,而高质量的睡眠,使体内各种免疫物质的分泌量增加,起到防癌作用。3.良好的心态。许多年轻人因为压力大,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心理疲劳,烦躁抑郁,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4.科学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使体内产生有利于血液循环的物质,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力。

诊治:高危人群赶紧检查

专家介绍说,肠道息肉、慢性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便秘等都是危险因素,特别是长在大肠中的腺瘤性息肉,易恶变为大肠癌,应及早摘除,对习惯性便秘也应积极治疗。

凡是有下腹部放射治疗史的女性,一旦出现便血、腹部有下坠感、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查。

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每3~5年进行一次纤维结肠镜检查。

如近期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人群,可定期抽血进行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如近期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出现类似鼻涕样,腹痛、腹胀,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贫血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本报记者尚志文胡晓震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