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单纯性脊柱结核

发布日期:2014-10-13 18:32:02 浏览次数:1595

(1)椎旁脓肿:脓液汇集在椎体旁,可在前方、后方或两侧,以积聚在两侧和前方者比较多见。脓液将骨膜掀起,还可以沿着韧带间隙向上和向下蔓延,使数个椎体的边缘都出现骨腐蚀。它还可以向后方进入椎管内,压迫脊髓和神经根。

(2)流注脓肿:椎旁脓肿积聚至一定数量后,压力增高,会穿破骨膜的约束,沿着肌肉筋膜间隙向下方流动,在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脓肿。

3.脓肿流注方向 各个节段的脊柱结核及寒性脓肿蔓延的方向如下:

(1)颈椎:脓液穿破骨膜和前纵韧带的制约,聚集在颈长肌及颈前筋膜深面的疏松间隙内。第4颈椎以上病变的脓肿多位于咽后壁,称为咽后壁脓肿;第4颈椎以下病变的脓肿积聚在食管的后方,称为食管后脓肿。巨大咽后壁脓肿会影响呼吸与吞咽,患者夜间睡眠时鼾声大作。脓肿破向口腔或食管后会吐出脓液、干酪样物质和死骨。巨大椎旁脓肿会在颈部的一侧向外突出形成颈部包块。它沿着斜角肌表面流动至锁骨上窝。下颈椎病变的脓肿可沿着颈长肌间隙流动至纵隔内突出于纵隔的一侧或两侧,状如纵隔肿瘤

(2)胸椎:以椎旁脓肿为主,突出于脊柱的两旁,通常大小不对称。早期脓肿形状如球形;随着脓液的增多与上下蔓延,脓肿形如梭状;慢性病例的脓肿则往往成筒状,并有脓肿壁的钙化。椎旁脓肿可经肋骨横突间隙向背部蔓延,也可沿肋间血管神经束流向肋间隙的远端。脓肿穿破胸膜则成为脓胸

(3)腰椎:下胸椎及腰椎病变所致的椎旁脓肿穿破骨膜后,积聚在腰大肌鞘内,形成腰大肌脓肿。浅层的腰大肌脓肿可以穿越腰筋膜到腰三角,成为腰三角脓肿。腰三角是一个潜在的间隙,它的边缘是髂嵴后缘、骶棘肌的外缘与腹内斜肌的后缘。腰大肌脓肿还可沿腰大肌流窜至股骨小转子处,成为腹股沟处深部脓肿。它还能绕过股骨上端的后方,出现在大腿外侧,甚至沿阔筋膜下流至膝上部位。

(4)骶椎:脓肿积聚成为骶前脓肿。它可沿着梨状肌经坐骨大孔至臀部,或经骶管流至骶骨后方,也可下注到坐骨直肠窝及肛门附近。

1.一般症状 起病缓慢。有低热、疲倦、消瘦盗汗食欲不振贫血等症状。儿童常有夜啼、呆滞或性情急躁等。

2.疼痛 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通常为轻微疼痛,休息后症状减轻,劳累后则加重。早期疼痛不会影响睡眠,病程长者夜间也会有疼痛。

3.颈椎结核的特点 颈椎结核除有颈部疼痛外,还有上肢麻木等神经根受刺激表现,咳嗽、喷嚏时会使疼痛与麻木加重。神经根受压时则疼痛剧烈。如果疼痛明显,患者常用双手撑住下颌,使头前倾、颈部缩短,姿势十分典型。咽后壁脓肿妨碍呼吸与吞咽,患者睡眠时有鼾声。后期时可在颈侧摸到冷脓肿所致的颈部肿块。

4.胸椎结核的特点 胸椎结核有背痛症状,必须注意,下胸椎病变的疼痛有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脊柱后凸十分常见,粗心的家长直至偶然发现有胸椎后凸畸形才来就诊。

5.腰椎结核的特点 腰椎结核患者在站立与行走时,往往用双手托住腰部,头及躯干向后倾斜,使重心后移,尽量减轻体重对病变椎体的压力。患者从地上拾物时,不能弯腰,需挺腰屈膝屈髋下蹲才能取物,称拾物试验阳性。

另一检查方法为患儿俯卧,检查者用双手提起患儿双足,将两下肢及骨盆轻轻上提,如有腰椎病变,由于肌肉痉挛,腰部保持僵直,生理前凸消失。

后期患者有腰大肌脓肿形成,可在腰三角、髂窝或腹股沟处看到或摸到脓肿。腰椎结核者脊柱后凸通常不严重,从胸椎到骶骨,沿着骶棘肌两侧,用手指顺序按摸,亦能发觉轻度后凸畸形。少数患者至发现寒性脓肿才来就诊。

寒性脓肿在有继发感染时会出现高热以及使毒血症症状加重。溃破后先流出大量稀薄液体,混有干酪样物,也可伴有少量死骨。破溃后往往形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X线片、CT、MRI及实验室检查,临床确定诊断不难。

1.非手术疗法 根据有无手术指征决定是否手术。即使对有手术指征者,也要进行2~4周的非手术治疗以作为术前准备。非手术治疗包括全身抗结核药治疗与局部制动。一般采用两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3~6个月后改为单种抗结核药物治疗,整个疗程应不少于2年。局部制动采用石膏背心(胸椎及上腰椎结核)以及石膏腰围带一侧大腿(下腰椎结核)固定,固定期为3个月,固定期间应多卧床休息。对全身情况不好不能耐受石膏固定者,可以使其睡特制的石膏床3个月。

(1)切开排脓:寒性脓肿广泛流注致患者出现继发性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不能耐受病灶清除术时可做切开排脓挽救生命。寒性脓肿被切开后,全身中毒症状可望得到控制,但切口极难愈合,并且这一问题往往经年累月不能解决。由于脓肿极深,大都在脓肿顶部切开,引流不畅。可每天以4%异烟肼溶液灌洗脓腔,并保持窦道口敞开。可以插入一段粗橡皮管以扩张窦道口,或用双套管引流,注意不要使皮管、棉花球等异物落入脓腔内。千万不要对没有继发感染的寒性脓肿施行切开排脓手术。已形成的窦道因周围有广泛的瘢痕组织形成,并有炎性浸润,解剖结构不清,因此不宜贸然施行管切除术,以免损伤邻近血管、神经或重要脏器。亦不主张对寒性脓肿施行分层穿刺排脓及注射抗结核药物。

(2)病灶清除术:20世纪40~50年代起,由于抗结核药物的成功合成和提取,为实施病灶清除术提供了条件。有前路和后路手术两种。后路手术通常用于胸椎结核,从寒性脓肿明显的一侧入路。患者取侧卧位,手术侧向上。做棘突旁切口,推开骶棘肌,显露病变脊椎的一侧肋横突,按病变范围需切除1~3个肋横突及部分肋骨头。推开胸膜,进入病灶做彻底的清创术,可以清除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质和死骨。应该掏尽椎间隙内一切病变组织,直至进入对侧寒性脓肿。颈椎结核则多从前路进行病灶清除术,术后予以石膏固定3~4个月,复查后酌情拆除石膏或继续固定(图6)。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