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状骨骨软骨病
由于本病的发病年龄晚,腕骨的发育已完全,不少学者认为与一般的骨软骨病不同。但从病理表现来看,确是一种无菌性坏死,但病因尚不能肯定。本病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尤其在使用有振动的工具如风镐等,有的病人有腕部或手背受伤史,因而急、慢性损伤因素常被考虑为主要的发病原因。但不少病人并无损伤史。Gelberman发现,有7%的月骨,仅有掌侧1~2条较细的血管供给营养,他认为这种月骨容易发生无菌坏死。还有人注意到尺骨短的人易患此病,可能是因月骨只能与桡骨发生接触,面积相对减少,所受到的应力相对较大,容易受损伤。
有三个阶段:①急性期。腕部疼痛,轻肿、无力,可有、亦可无外伤史。②静止期。此期无症状,可达数月。③发作期。腕部症状又起,持续不减,在月骨上有压痛。握拳时正常人第三掌骨头最为突起,但在病人常变低甚至凹陷,这称为Fislever征。桡骨远端下方正常的凹陷消失。这是因为月骨的纵轴变小,前后径增大之故。叩击第三掌骨头时月骨处有疼痛。后期出现骨关节炎的症状。
X线表现:在初期无阳性发现。数周至数月后,月骨密度增加,在其中央逐渐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光区。随后发生不规则碎裂状。月骨的纵径缩短,前后径增大。在后期可见月骨近侧端边缘不规则,断裂甚至消失。关节间隙增大,邻近诸骨骨质稀疏。晚期可见骨关节炎的变化。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