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道下裂
1.尿道开口异位 尿道异位开口于从正常尿道口近端至会阴部的任何部位。部分尿道口有轻度狭窄,因其表面有一层非常薄的黏膜样组织不完全覆盖所致。有时尿道的一段海绵体缺如,其壁菲薄。尿线一般向后,故患儿常取蹲位排尿,尿道口位于阴茎体近端时更明显。
2.阴茎向腹侧弯曲 主要因尿道口远端的尿道板纤维组织增生、阴茎腹侧和尿道壁各层组织缺乏以及阴茎海绵体背、腹两侧不对称所致。
3.包皮堆积于背侧 阴茎头腹侧包皮未能在中线融合,包皮系带缺如,全部包皮转至阴茎背侧,呈帽状堆积。根据尿道口位置尿道下裂分为4型:阴茎头型、阴茎体型、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图2)。
这种分型在术前常常难以准确确定。有些病例其阴茎弯曲非常严重,尿道开口仍可位于阴茎远端,患儿甚至还可站立解尿,但一旦术中将纤维索带组织松解,尿道口即会褪至阴茎近端。为便于估计手术效果,应在充分矫正阴茎下弯后,再根据退缩后的尿道口的位置来分型。
尿道下裂的诊断由于其外观的特征性改变,并不困难,一望可知。关键是应明确尿道下裂可能是某些严重泌尿生殖系畸形如两性畸形的表现。尤其是比较严重的尿道下裂,畸形伴发率高。要注意鉴别有无性别异常。对外生殖器表现模棱两可的,尿道下裂伴隐睾的都要首先进行染色体检查;如明确为男性的46XY,则先行睾丸下降固定,同时进行性腺活检。如为睾丸,但发育很差,加之阴茎发育很小的情况,要和家属商讨,考虑做成女性为好。
一般实验室常规检查正常,当合并感染时,尿检白细胞增多。男性尿道下裂性染色质应为阴性,性染色体为XY、尿内17-酮类固醇正常,性腺活检为睾丸。
1.17酮类固醇检查 尿内17酮类固醇升高,即可说明肾上腺皮质增生,则女性假两性畸形的可能性最大。若尿内17酮类固醇正常,尚不能排除女性假两性畸形的可能性。需进一步检查。
2.性染色质(sex chromatin)检查 常用口腔黏膜上皮,阴道黏膜上皮、皮肤或白细胞,经特殊染色后检查。在细胞核膜的内面,有染色质团突起,直径0.5~1.0?m,呈鼓槌状,称为性染色质。在男女之间有明显差别(因所用染色的方法不同,检查的细胞不同,所以常数亦不相同)。女性性染色质阳性在10%以上(称为阳性),而男性在5%以下(称为阴性),临床上用来鉴别性别。性染色质为阳性,即可否定尿道下裂,肯定为女性假两性畸形或真性两性畸形。性染色质为阴性,尚不能肯定尿道下裂,还应进一步与真性两性畸形相鉴别。
3.性染色体检查 有条件时,最好行性染色体检查,它比性染色质检查更为可靠。若为XX,则肯定为女性,可排除尿道下裂。若为XY,除有尿道下裂的可能外,尚需进一步与真性畸形相鉴别。
2.内镜检查 在后尿道看到阴道窝,表明有女性生殖道存在;看到精阜,表明为男性生殖道。如二者均存在,则表明除了有尿道畸形外,同时有生殖道畸形存在。则需继续进行检查。
3.剖腹探查及性腺活检 通过上述检查,若17酮类固醇正常,性染色质为阴性,性染色体为XY时,需行剖腹探查及性腺活体组织检查,才能与真性两性畸形相鉴别。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