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护理体会

发布日期:2014-10-03 19:54:36 浏览次数:1596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的畸型,是前尿道发育不全所致。手术是目前睢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2008年6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尿道下裂患儿20例,我们对其术后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后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8年6月~2009年l2月共进行各种患儿尿道下裂手术20例,年龄14个月~l2岁,其中冠状沟形4例,阴茎体型10例,阴囊型6例。均采用一次尿道成形术,术后8~14d拔管,拔管后观察1~2d。住院天数为11~18d,平均为14d。术后17例痊愈,成功率为85%。3例术后形成尿道,半年后行修补术后痊愈。

2术后护理

2.1麻醉术后护理

全身麻醉未清醒患者回抢救室,给予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吸人性肺炎,备好吸痰器,痰液多时给予吸痰,同时给予多功能监护,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每15min1~l1次,并给予吸氧,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注意观察口唇颜色、面色是否正常,末梢循环是否良好等。

2.2疼痛的护理

疼痛及膀胱痉挛是尿道下裂术后常见的症状,疼痛常与手术仓U伤刺激有关,膀胱痉挛常因引流管刺激所致。通常术后卜3d症状最明显,可及时调整膀胱造瘘管的位置或从管中注人0.25%的利多卡因或肌内注射强痛定,以缓解临床症状。

2.3切口的护理

①术后使用支被架,防止重力压迫伤口,密切观察切口处有无红肿、渗血、渗液,阴茎头有无发胀、水肿,敷料有无脱落、有无渗出及包扎过紧或过松等不利于切口的愈合的情况。②保持切口处敷料干燥、清洁,如有渗液或浸湿,及时更换,尿道口每天用碘伏清洗消毒2次,消毒后用磁疗灯照射15~20min,可促进切口处血液循环,促进创口愈合减少尿瘘的发生。术后每天2次以棉球由尿道近端向远端滚压,以排除积存于尿道内的分泌物。③根据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防止切口感染圆。

2.4会阴及骨突出部位的皮肤护理

2.4.1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术后感染使会阴部曝大。呼吸旨路中的冷凝水是一个细菌留置及繁殖的场所,在接受导管处的冷凝水中平均细菌浓度可高210CFU/ml,当改变患儿体位时,就会使含菌水直接流人下呼吸道内引起肺部感染

我院新生儿科VAP病例撤机时气管末端分泌物培养耐药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由于我院新生儿科患儿集中,医护_人员多,通风不良,环境消毒不彻底等增加了交叉感染机会。另外,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认识不足,缺乏防护知识,实施治疗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吸痰时负压过大等。都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会。

针对VAP的高危因素,我们只有加强防范措施才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采取综合的防范措施是减少其发生的最佳策略,通过对临床资料的观察分析,总结出以下措施:

7.1加强环境的消毒与管理病室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器消毒2次/每天,遇特殊情况随时消毒,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对其空气、物表、手等进行监测。

7.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接触患儿前认真洗手。各种医疗护理都是由医护人员的手来完成,所以我们要做好手卫生,每一患儿床上放一瓶快速手消毒剂,每一病室门口放一瓶快速手消毒剂,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眭。氧气湿化瓶,吸痰负压瓶要做到_人一用一消毒。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清洁和消毒,并定期监测做好监测工作,以减少交叉感染。

7.3吸痰尽量保持无菌操作,尽量使用密闭的吸痰管生门下分泌物持续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是预防VAP的关键措施,也是增加感染的潜在危险。因此要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和手法。及时翻身、拍背,加强气道的湿化在进行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冷凝水倒流人气道,以减少交叉感染。

7.4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7.5做好氧疗的监测,防止低氧血症,避免氧中毒。

7.6合理使用抗菌素。

7.7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合适体位。

7.8加强支持疗法,保持足够营养以提高患儿机体的抵抗力。

7.9加强口腔护理。口咽部定植菌误吸是导致VAP最主要的途径,加强口腔护理是减少VAP发生的重要措施。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