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泌尿系统感染
(1)生理特点:因使用尿布,尿道口易受粪便污染引起上行感染;新生儿抗菌能力差,易患败血症导致细菌血行播散。另外,某些患儿膀胱黏膜产生表面蛋白,其作为一种受体与细菌细胞壁上的抗原高度亲和而使这些患儿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2)先天性畸形(congenital deformity)及尿路梗阻(urinary obstruction):输尿管肾盂连接处狭窄,后尿道瓣膜、输尿管囊肿或异位输尿管,可致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
(3)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 reflux):在正常情况下,膀胱内尿液在充盈和排尿时,能压迫膀胱壁内行走的输尿管,使其闭合尿液不能反流。在新生儿期,由于膀胱壁内行走的输尿管短,排尿时输尿管关闭不全而易反流,当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时易发生肾盂肾炎(pyelitis)。
2.病原菌病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细菌,细菌毒力强和细菌产生菌毛,以致其能黏附于尿道,向上移行,易致病原播散至肾实质。治疗不彻底或伴尿路畸形者,细菌易产生耐药性,可致反复感染。
3.感染途径新生儿以血行感染为主。另外,女婴、男婴泌尿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可致上行性感染。
4.泌尿系感染当细菌进入肾实质后,引起感染及其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如果未及时治疗,感染将导致严重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形成。更严重者,重复感染没有合理诊治,最终导致严重肾瘢痕形成和反流性肾病,进入终末期肾病。
新生儿期的泌尿系感染多为血行感染,同时有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极不一致,以全身症状为主,且缺乏特异性。表现为发热或低温、嗜睡、皮肤灰暗、吃奶差、呕吐或腹泻、腹胀、面色苍白、萎靡或不安及体重不增。可有黄疸或惊厥,如因尿道梗阻引起者,可于腹部触到胀大的膀胱,或肾盂积水的肿块或输尿管积水的肿块。
1.临床表现新生儿期泌尿系统感染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当出现相关症状时要高度警惕。有报道在100例婴儿泌尿系统感染病例中,100%有发热,其中70%超过39℃, 60%激惹,50%喂养困难,40%有呕吐或腹泻。在生后最初几天的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做血、尿、脑脊液常规和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