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猪丹毒 今日怀宁 中安在线多媒体报刊平台
据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室诊断,2013年我省发生的以育肥猪和母猪高发病率和快速死亡的病例,超过50%以上的被确诊为急性猪丹毒,近二十年几乎销声匿迹的猪丹毒,在2013年又给我省的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一、病原 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4°C放置159天的病死猪的肝·脾·露天放置27天的病死猪肝脏深埋1.5米后231天的病死猪尸体以及在用12.5% 食盐处理并冷藏于4°C148天猪肉中,都可以分离到猪丹毒杆菌。该菌的耐酸性较强。由于猪丹毒病死猪一般体重较大,因此猪的尸体有可能被不良肉品生产者加工出售,同时由于猪丹毒杆菌生存率较强,将会加剧猪尸体对该病的传播。
二、症状 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高温高湿时多发。育肥猪或者母猪突然高烧41°C-42°C食欲下降并很快废绝。病猪一般在36小时内死亡,急性病例在2-4小时内死亡。病猪临死前腋下·股内腹侧等处有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褪色。亚急性病例猪皮肤出现“火打印”2013年我省猪丹毒以急性为主亚急性很少见。临床上易与猪付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蓝耳病相混淆。
三、预防 1.接种猪丹毒冻干苗或灭活苗。
2.加强饮水消毒,冲栏水也应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3.注意饲料的清洁卫生,不用湿料。
4.加强室内卫生清理,减少冲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高温高湿。
5.加强病猪场及周边环境的清理与消毒,灭蚊灭蝇,减少吸血昆虫的传播。
6.注意病猪和死猪的处理,防止传播病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