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趟浑水 小心染丹毒
前几天下大雨,徐女士住的小区门口积水了,下班回家的徐女士只好趟水过去。过后她感觉脚背开始痒了起来,从昨天开始,脚背又红又肿,感觉火灼一样的疼,还发烧。到医院就诊后,徐女士才知道自己是感染了丹毒。
丹毒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感染,多发于下肢和面部,有一定的潜伏期,往往在细菌进入人体后的数小时至5天发病,起病急。患者皮肤表面会有烧灼样的疼痛,常伴有高热畏寒及头痛等,因发病时局部鲜红,所以叫丹毒。患者发病前数小时,会出现头痛、乏力、寒战、体温升高等,伴区域淋巴结肿大。该病治疗不及时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易反复发作。
夏秋季因为高温潮湿,细菌易生长繁殖,该病发病率较高。有外伤或是湿疹、脚癣的市民都是丹毒的重点“照顾对象”。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抵抗力弱,再加上脚部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能力弱,一旦在下雨天趟水,就容易使细菌入侵诱发丹毒。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雨天出行要加倍注意,在趟水后要及时用清水将腿和脚部冲洗干净防止感染。
另外,丹毒易接触传染,家人要和患者分开使用脚盆和毛巾,以免传染。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 钮晓红
相关链接
丹毒外治三方
1、将浮萍洗净,以75%乙醇浸泡20分钟,取出待干后放入消毒容器内加适量生理盐水浸泡10分钟,其后置乳钵内研磨成泥浆,装入消毒大口瓶中,密封备用。用时以适合病灶大小的纱布1块,涂上浮萍泥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
2、鲜鸭跖草50片(宽叶),食醋500克 。将叶片放入食醋内泡1小时后,用叶片外敷患处,应将病灶全部敷盖,用后更换,每次换药4—5次,至全身症状减轻,局部红肿热痛消失后停用。
3、生石膏100克,寒水石 30克,桐油适量。石膏、寒水五研细末,加桐油调匀备用。每日1—2次涂擦患处。杨璞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