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趟水小心丹毒
近日本市接連下了幾場大雨,不少地方都出現了積水,不得已很多人隻有挽起褲腿涉水而過,卻沒有人想到這樣趟水腿會染上“毒”。
前幾天下大雨,小區門口積水了,下班回家的王女士隻好趟水過去。這幾天腳背就開始癢,她以為是腳氣犯了,買了點藥抹也沒太在意。前天開始嚴重了,腳背又紅又腫又熱又疼,連路都走不了了,而且還發燒。到三中心醫院普外科就診,才知道是感染了丹毒。
三中心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孟祥朝介紹:丹毒其實不是中毒了,而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感染,致病菌是B型溶解血性鏈球菌,從皮膚或黏膜的細微破損處侵犯淋巴管所引起的彌漫性炎症,多發於下肢和麵部,有一定的潛伏期,往往在細菌進入人體後的數小時至5天發病,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的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並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麵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因發病時局部鮮紅,所以叫丹毒。
發病前數小時,病人會出現頭痛、乏力、寒戰、體溫升高等,伴區域淋巴結腫大。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出現嚴重並發症,而且易反複發作。
夏天的雨水季節因為高溫潮濕易於細菌的生長繁殖,發病率較高。如果有傷口,或是濕疹、腳癬等都會成為細菌侵入人體的途徑引起丹毒。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本來就抵抗力弱,再加上腳部血液循環差、皮膚的抵抗能力差,常伴有神經病變,稍不注意就會發生“腳氣”,而腳氣會使腳部皮膚出現小裂口,一旦在下雨天趟水,就容易使細菌入侵誘發丹毒。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雨天出行要加倍注意,在趟水後要及時用清水將腿和腳部衝洗幹淨防止感染。另外,腳氣患者也一樣要多加注意。
得了丹毒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病在下肢者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及早使用抗生素以臨床控製感染病灶,首選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黴素或氧氟沙星等,症狀消退後,一定要堅持用藥一周以免複發。局部治療可用硫酸鎂溶液熱敷。丹毒屬接觸性傳染,需要和家人分開使用腳盆和毛巾,以免傳染。
防雷六項注意
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的專家提醒:現在已經進入了暴雨多發的季節,大家應該加強防護意識,避免雷電對我們的傷害。
1.在外遇到雷雨,應盡量快速進入室內,關閉門窗,拔掉所有電器插頭,關上天然氣開關。切忌使用電吹風、電動剃須刀等。不宜使用水龍頭。
2.在野外無法躲避時,要將手表、眼鏡等金屬物品摘掉,千萬不要在離電源、大樹和電杆較近的地方避雨。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麵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
3.不要或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
4.切勿遊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或活動。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鋤頭、鐵鍬、羽毛球拍、釣魚竿、高爾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5.不要在雷雨中騎自行車或摩托等無防護交通工具。汽車、火車較為安全。
6.當感覺到身體有電荷時,如頭發豎起,或者皮膚有顯著顫動感時,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電擊,應立刻倒在地上,等雷電過後,呼叫別人救護。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