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结核医学文献
【概述】
在颈椎炎症性疾患中颈椎结核最为常见。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发病率中居于首位,约占40%~50%。脊柱结核发生于颈椎者较为少见,仅占2.2%~6.3%。颈椎结核可引起脊髓压迫而导致高位截瘫,所造成的病残十分严重,故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应引起重视。脊柱结核发病年龄基本趋势是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年龄越高,发病越少。一般认为结核发病与机体免疫力有关。近年来国外报道结核病的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尤其是肺外结核,且成人患病比例升高,其中主要原因有:(1)部分国家和地区艾滋病(AIDS)的流行;(2)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免疫相关性疾病诊断水平提高和器官移植发展,而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不断增加和积累;(3)结核病防治工作较以往有所松懈。
【诊断】
本病的诊断应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症状和体征都很明显,影像学检查也很典型时,诊断一般无困难,确诊还需依靠细菌学和病理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 包括胸部X线片和颈椎X线片。
胸部X线片用以了解肺部有无结核病灶。若有结核病灶,则观察其范围及活动情况。
颈椎结核起病时X线表现多不明显,一般在发病数月至1年才有阳性发现。中心型病灶早期表现为在一个或可在两个邻近的椎体中央骨松质中出现破坏透亮区,边缘模糊,周围一般无明显骨质增生现象。随着病变的发展,可见破坏区逐渐扩大,可以均等地向上、下两方扩展,或者以向一方破坏为显著如破坏严重,可使椎体产生相应的塌陷变扁。当结核病灶侵及其附近的椎间盘时使椎间隙变狭,如穿过椎间盘而侵及邻近的椎体时可见累及的一面骨质破坏。边缘型病灶早期表现为椎体前缘、上缘或下缘出现骨质破坏,常伴有附近的椎间隙狭窄。这种病变多见于成人,病变一般发展较慢,有局限于两个椎体的倾向,中间的椎间隙可有明显的狭窄,两面的椎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时可呈局限的缺损,类似许氏结节的表现。如果一个椎体的一面破坏严重,则其邻近的无明显破坏的椎体可以嵌入破坏区。骨膜下型病灶较为典型的表现为一、二个椎体旁有明显的脓肿形成,但椎体无显著的破坏,仅周围与脓肿相邻部位边缘不清或不甚规则,椎间盘保持正常。其后在椎体前缘出现骨质侵蚀而凹陷,往往须用体层摄影才能清楚显示。局限于椎弓、棘突和横突的结核病灶甚为少见,表现为受累部位的骨质破坏,在其附近出现软组织肿胀阴影。寰枢关节结核则须摄开口位颈椎片。早期仅显示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而无骨质破坏。后期可见侧块、齿状突被破坏,甚至见到齿状突骨折。
椎前软组织阴影可增宽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Dir0/18/76/40.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0847 字符。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