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脑损伤后综合征

发布日期:2014-10-06 10:38:15 浏览次数:1595

脑损伤后综合征

脑外伤后综合征是颅脑损伤后最多见的一种后遗症。约有20%的病人伤后有此症。病人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的有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注意力不能集中、健忘、不能耐受噪声、耳鸣、眼花、步伐不稳、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颈项酸痛等,往往1人身兼症状十数种之多。但从体格检查、腰椎穿刺、神经系统检查以及X线头部摄片、CT等方面,则无客观异常可见。 根据统计,本症发生于轻型颅脑损伤较重型者为多,因此可以推测它与脑部的器质性病变可能无关。对于此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脑部血管运动功能障碍的结果。治疗方面采用综合疗法,包括各种治疗措施,如气功、太极拳、平衡体操、针灸、静脉普鲁卡因注射、静脉镁盐疗法、理疗、内服各种镇静镇痛剂等,并配合对病人作浅近的病情介绍,调整病人的起居作息时间,开展个人及集体文娱生活,使病人消除悲观失望的情绪,改变精神面貌。总的来说,本症尚缺乏特效疗法,但多数经治疗后能康复。急性颅脑损伤病例在早期应有足够的卧床静养,仍应予以强调。

1、病因脑损伤后综合征

以往虽曾有脑震荡后遗症或脑外伤后神经官能症之称,但对其发病原因究竟属器质性或是功能性,至今仍无定论。不过从目前的观点看,可能是在轻微脑器质性损害的前提下,再加上病人心身因素与社会因素而促成。在暴力打击头部之后,无论轻重都将引起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病理生理改变。轻者仅有暂时的生物化学及脑血灌注方面的变化,例如,头伤后颅内循环减缓即可持续数月之久,重者不仅造成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缺血、缺氧,也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轴突断裂及某些细微的损伤,其中,显著的病变在后期检查时易于发现,但也有一些难以查出的轻微病变。例如,头皮的外伤性神经瘤、颅内外小血管沟通、脑膜一脑软膜粘连、蛛网膜绒毛封闭、轴突断裂、脑白质或脑干内的微小出血、软化,以及颅颈关节韧带或肌肉的损伤波及颈神经根等等,都可引起各种症状。必须指出,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与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并无相应的关系,相反,脑损伤轻不伴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比重型脑外伤有神经功能缺损者为多。有作者认为本综合征的发生率中失业者较已就业者为多,且智商较高又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则较少。上述情况足以说明病人的身心因素、社会影响以及生活、工作是否安定均与本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发病机制(1)脑损伤时发生的血一脑屏障受损所引起的水肿,可导致脑组织的点状出血,脑组织出现小软化灶和虽为轻度却广泛的退行性变。影响到皮质和皮质下自主神经中枢的功能失调,有的学者报道,这一类病人可有脑室扩大,脑沟增宽,特别是侧脑室额角扩大和侧裂池增宽。

(2)当脑损伤后脑脊液内有轻度积血,逐渐发生蛛网膜粘连,引起对脑膜和神经根的刺激,有学者报道,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有70%的人可出现脑损伤后综合征。

(3)如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发生大块移动时,由于剪应力的作用,易发生在中线结构,如间脑和上脑干网状结构受损,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4)一些精神状态易激惹和不稳定者,亦易在脑损伤后引起癔症样反应。

脑损伤后综合征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头昏、头痛和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三方面。首先是头痛最多,约占78%,病人常有头部胀痛、割裂或跳痛,发作时间不定,以下午为多,部位常在额颞部或枕后部,有时累及整个头部,或头顶压迫感,或呈环形紧箍感,因而终日昏沉、集中不安。位于枕后的头痛经常伴有项部肌肉紧张疼痛,多与颅颈部损伤有关。头痛的发作可因失眠、疲劳、心绪欠佳、工作不顺利或外界的喧嚣而加剧。其次头昏亦较为常见,约占50%。 病人往往陈诉为头昏目眩,其实多非真正的眩晕,而是主观感到头部昏浊、思维不够清晰,或是一种混乱迷糊的感觉。有时自认为身体不能保持平衡,常因转动头部或改变体位而加重,但神经检查并无明确的前庭功能障碍或共济失调,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和安慰鼓励之后,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但不久又复出现。除了头昏、头痛之外,病人还常有情绪不稳定、容易疲倦、失眠、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甚至,喜怒无常易激动等表现。间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时,患者尚可出现耳鸣、心悸、血压波动、多汗、性功能下降或月经紊乱等症状。

脑电图检查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慎重,首先应在认真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始能考虑。对这类病人应耐心询问病史,了解自伤后至现在整个病情的全过程,包括各项检查的结果、治疗经过、手术发现以及曾经作出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效果。在全面了解病人情况之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虽然神经系统检查常为阴性,但认真仔细的查体仍有重要意义,有时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从而找到病因或排除器质性损害。其次可根据病史和检查有目的地安排辅助性检查:腰椎穿刺可以测定颅内压以明确有无颅压增高或降低,同时,能了解脑脊液是否正常;脑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局灶性损害及有无持久的异常波形,以决定进一步的检查方向;CT扫描能够明确显示有无脑萎缩、脑积水或局限性病灶;MRI更有利于发现脑实质内的微小出血点或软化灶;放射性核素脑脊液成像可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存在阻碍。 1、神经系统检查

大多无肯定的客观体征,但仔细检查,有时可以发现一些零散的、轻微的体征,常见的有前庭功能的轻度异常,腱反射的普遍亢进或不对称,眼睑、四肢或头部有轻微节律性震颤,瞳孔光反应迟钝或不等大,周边视野向心性缩小,出现掌颌反射阳性,视力减退,不恒定的锥体束征等。

2、脑脊液检查

大多属正常范围,但也有少数病人可压力稍高或稍低,蛋白质定量也可稍增高,但糖和氯化物在正常范围内。

3、脑电图检查

可能出现广泛性节律异常,阵发性慢波减少,或对声、光等刺激的反应减弱等。有部分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可出现局灶性慢波、快波或发作波等异常波,尚有失同步化现象。

4、CT或MRI检查

CT或MRI检查多无异常,也可显示脑室、脑池扩大,脑实质内出现低密度或异常信号。

5、脑血管造影可能显示血管痉挛征象。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