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疾病概述】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acutesubduralhematoma)是指伤后3天内出现血肿症状的硬脑膜下血肿中,其发生率在硬脑膜下血肿最高,占70%,常为脑挫裂伤、脑皮质小动脉出血引起,病情发展快,治疗较复杂。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因与发病机制】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多属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加速性损伤所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多在着力点部位的同侧;而减速性损伤所引起的出血常在着力点的对侧,临床较多见的为枕部着地减速伤所导致的额极、颞极部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多有较严重的脑挫裂伤并脑水肿,故死亡率高。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颅脑损伤,特别是枕部着地的减速伤,伤后原发昏迷较重,时间较长或昏迷程度不断加深,伤后即出现局灶体征,伴有进行性加重的脑受压及颅内压增高征象者,首先应考虑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可能。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一般诊断不难,但要注意与其他类型的颅内血肿鉴别。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硬脑膜下血肿的骨折发生率较低,即使有骨折存在者,亦常与血肿的部位不一致。
2.CT检查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既可了解脑挫裂伤情况,又可明确有无硬脑膜下血肿及其部位、大小。
临床表现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由于原发性的脑损伤重,病人伤后意识障碍较为突出,常表现为持续性昏迷,并有进行性恶化,多无中间清醒期,即使意识障碍程度曾一度好转,也为时短暂,随血肿的增大及脑水肿的加重,不久又陷入深昏迷。如伴发的脑挫裂伤累及某些脑功能区,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如偏瘫、失语、癫痫等。伴发的脑挫裂伤、脑水肿,以及破脑膜下血肿的逐渐增大,均可导致颅内压进行性增高改变。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治疗概述】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一经诊断,有手术指征者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