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珠海市再增15例登革热 累计达到357例

发布日期:2014-10-24 11:04:24 浏览次数:1600

珠海市再增15例登革热,累计达到357例。记者了解到,漂亮的景观水池也是重要的蚊虫孳生地,市疾控中心昨日发出了“关于景观水池的登革热防控提示”。

据市爱卫办和市卫计局通报,10月16日,珠海市新增登革热病例15例,其中本地病例12例:香洲11例、斗门1例;输入性病例3例:香洲2例、横琴1例。截至10月17日零时,珠海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57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291例:香洲242例、高新6例、横琴25例、斗门12例、金湾6例;输入性病例66例:香洲45例、高新7例、横琴4例、斗门7例、金湾3例。10月17日全市现住院患者共65名,其中市人民医院22名、中大五院10名、市第二人民医院17名、遵医五院3名、市妇幼保健院4名、香洲区人民医院6名、高新区人民医院3名。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累计住院人数263名,出院198名,暂无重症病例。

据悉,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酒店门口、大堂、公园门口常有带假山的景观水池,一些家庭也有小型的景观水池,这些地方也可能成为蚊虫的孳生地,需要引起重视并立即清理。

根据市疾控中心的指引,景观水池的积水主要来自水体本身和里面的假山及装饰物,尤其是假山中凹凸不平的表面会隐藏积水。因此,首先是要有专人维护,清理循环进出水口的垃圾,确保水体流动。家庭的小型景观池可每周换水,大型池可投放养殖鱼类,最好是食蚊鱼,或者投放高效低毒缓释剂(如安备)并在景观池醒目位置做好健康提示,以免孩童误饮。最好能填埋假山上的坑洞,使其雨后不能积水,不然则至少每周对景观缝隙或背荫实施烟雾灭蚊。(记者蔚宁)

记者昨日从梅华街道获悉,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梅华街道安监站组织专项行动,连日来对辖区13个在建工地开展了清除积水、灭蚊虫行动。

据了解,我市登革热感染者中建筑工人占比最多,达22%,表明建筑工地已成为登革热疫情重灾区。建筑工人感染者多,是因为工地环境差、积水多、蚊子多。为此,梅华街道把辖区各个在建工地列为防控的重点之一,该街道工作人员认真对每个工地做细致检查,并要求在建工地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加强灭蚊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治理,及时清理积水和垃圾,施药防蚊灭蚊。

梅华街道要求辖区各在建工地,除了定期喷洒药物进行灭蚊,工地管理方还每天要彻底清理施工场地、建筑物内及工人生活区积水,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工人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对因工程质量需要不能清理的水体,必须定期喷洒药物,防止蚊虫孳生,监理单位负责督促落实情况。施工方每天应仔细留意建筑工人的身体状况,发现可疑患者必须及时送诊,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严禁工人带病作业。(记者康振华)

走出课堂,捡起扫帚,清理老旧小区卫生死角,防控登革热。10月16日下午,珠海市委党校2014年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的学员来到香洲区青竹花园,为居民清洁环境,以实际行动防控登革热,营造和谐文明城市氛围。

16日下午,青竹花园一派和谐,居民三五成群地聊天、散步、健身,市委党校中青班的40余名学员却在这里上了特殊的一课,他们手执扫帚、铁锹、垃圾篓,化身为志愿者,活跃在小区的各个角落。为居民清扫垃圾,清理卫生死角,重点对绿化带、花坛等死角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减少蚊虫栖息和孳生的条件,防控登革热。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力度防控登革热的安排,市委党校本期中青班班委将创文活动与志愿活动相结合,选择老旧小区青竹花园作为活动地点,决定让学员走出课堂,以自身实际行动带领居民共同防控登革热。(明敏 袁广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