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决战登革热主要传播者
广州决战登革热主要传播者:白纹伊蚊
www.jxgdw.com2009-4-28 14:11:20 来源:东方早报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获悉,截至前日,该院已有60多名登革热病人痊愈出院,加上昨日出院的一二十人,共有70~80名病人痊愈。从整个广州情况来看,登革热主要由白纹伊蚊通过隐性感染病人传播病毒。此外,处于潜伏期的病人也是一大传染源。据了解,绝大多数病人最初都以为自己是一般发热感冒,往往拖延三四天后才入院,耽误了治疗时间。医生表示,从往年来看,9月是发病高峰期,一定要严防死守。其实,登革热并不可怕,传播病毒的白纹伊蚊主要在白天活动,其活动范围在方圆100米以内,只要及时清除家中及附近的积水和垃圾,定期杀灭蚊子,就能有效控制病毒传播。
7月到9月是发病高峰期
“登革热几乎每年夏天都会来凑热闹,搞得人心惶惶。”据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王建副主任医师介绍,登革热是经白纹伊蚊(又称“花脚蚊”)传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东南亚、广东和台湾等地的发病率都很高,“尤其是7月到9月,更是登革热发病的高峰期。”
王主任说,人之所以会感染登革热,主要是因为被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叮咬所致,这种传染病不会直接由人传染给别人,通常是蚊子叮咬了登革热病人,把病毒储存在唾液腺或神经细胞中,如果这只蚊子带着“毒素”再去叮咬一个健康的人,此人很可能会得病。值得注意的是,病人在感染登革热后,即使在发病前和发病的7天内,其血液中都会有病毒。因此,即使蚊子叮咬的是一个未出现症状的病人,或者是一个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的病人,都有可能获取病毒,并在蚊体内繁殖,经8~12天后,蚊虫便具有传染力,而且在以后,它的后代都能传播登革热。
王建说,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等多种表现,而其早期症状则主要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骨头酸痛,有的还出现皮疹,全身或四肢、躯干等长满小红点等,还有人伴随腹泻、呕吐症状,很多人发病后即使退了烧,但仍然没胃口,吃不下饭。有些比较严重的病人会发烧10天以上,但这种不会超过5%。个别会出现呕血、流鼻血等情况,但没有发展到登革出血热的地步。目前,正规医院对于治疗登革热都已经有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病人只要在发病后及时到医院治疗都能治愈,该院收治的病人一般在7天内都能出院。
“不过,对于一些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病情可能就会复杂一点。”例如一些本来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人,可能会并发肺炎,而有心脏病的人则可能会并发心肌炎。“不过,目前我们收治的病人中最常见的是并发中毒性肝炎的,这部分病人的愈后都很好,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最多一家6人感染
王建医师告诉记者,家族成员集中感染登革热也是今年发病的特点之一。荔湾区有一户人家到亲戚家做客,大家一起吃了一顿饭,三四天后开始陆续有人出现症状,其中有老人,也有小孩,家族中共有6人感染,目前都已治愈出院。“传播病毒的蚊子主要在白天活动,其活动范围一般不会超过100米。”
从治疗情况来看,目前很多患者都把自己当成普通感冒,以为自己去药店买点感冒药吃就好了,但往往烧暂时退了,过后又反复发作。一般都是发病三四天后,患者才去正规医院就诊。
白纹伊蚊爱在白天作恶
据广医二院感染科的叶晓光主任介绍,目前传播登革热的主要的病媒蚊是埃及伊蚊及白纹伊蚊,这两种蚊子体色均为黑色,身上有白斑,后足具有5个白环。埃及伊蚊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室内,部分在室外,而白纹伊蚊大多数生活在野外。这两种蚊子皆属于白天叮咬人的蚊子,其中最活跃的时间是上午9~12时、下午4时到黄昏的这两个时段,这两个时段中,中午和傍晚正好是人们午睡和户外纳凉的时间。因此,以往人们总以为晚上睡觉才要防蚊的观念亟须更新,而为防蚊子“偷袭”,午睡时最好下蚊帐,户外纳凉时最好不要光膀子,并适当涂抹一些驱蚊剂。
相关知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老牌”热带传染病,近年来其流行随着传播媒介的活跃而逐步加重。去年1月到2月,泰国登革热病患者已达5284人,同时此病在厄瓜多尔、巴拉圭、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