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外伤性穿孔愈合的上皮移行模式
鼓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特征和培养研究
第一部分:不同类型大鼠鼓膜穿孔的自然修复目的:研究大鼠鼓膜不同类型穿孔的自然修复过程,探讨鼓膜穿孔的修复机制。方法:50只(100耳)大鼠鼓膜,随机分5组,分别作①鼓膜紧张部中央2.5mm穿孔、鼓膜紧张部中央1mm小穿孔、紧张部后方边缘性穿孔、紧张部3/4切除后铬酸烧灼锤骨柄、松弛部中央1.5mm穿孔,第一组中8耳穿孔愈合后作第二次穿孔,光镜下观察鼓膜穿孔修复的组织改变。结果:鼓膜紧张部穿孔后早期上皮退缩,锤骨柄和鼓环处上皮细胞增殖,并移行至穿孔边缘修复穿孔,上皮细胞的增生还出现在远离穿孔的正常鼓环区域。纤维层的增生晚于上皮层,上皮细胞的堆积首先封闭穿孔,大小穿孔的愈合时间差别无统计意义。紧张部穿孔不引起松弛部上皮增殖,单侧耳穿孔,健侧耳无明显变化。鼓膜后方边缘穿孔的上皮细胞未进入鼓室,破坏锤骨柄的上皮后穿孔仍然可以愈合;松弛部穿孔愈合快,愈合过程和紧张部不同,纤维层增生明显。结论:鼓膜紧张部的穿孔修复依赖于上皮细胞的移行,细胞...
(本文共99页)
本文目录|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复旦大学 博士论文 2003年
创伤性鼓膜穿孔缘鼓膜瓣的预后及转归
创伤性鼓膜穿孔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常见为爆炸伤、掌拳击伤及直接损伤。多数穿孔在3个月内自然愈合,愈合率高达90%以上,然而,一些穿孔不能愈合,通常遗留传导性耳聋、增加中耳感染机会[1~3]。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影响穿孔愈合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大穿孔、创伤方式及穿孔缘生长因子不足等可影响穿孔愈合,其中穿孔缘外翻或内卷鼓膜瓣也是导致穿孔延迟愈合或难以愈合的因素[3~6]。此外,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早期修复穿孔缘鼓膜瓣可缩小穿孔面积、提高穿孔闭合率,缩短穿孔闭合时间[6~9]。因此,对外伤性鼓膜穿孔鼓膜瓣的处理不同学者之间一直存在争论。我们研究目的是通过外伤性鼓膜穿孔鼓膜瓣的不同治疗动态观察鼓膜瓣的预后及转归,回顾性研究鼓膜瓣对穿孔愈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选择符合下列纳入条件穿孔为研究对象:①鼓膜外伤性穿孔缘有外翻或内卷鼓膜瓣,并占穿孔面积1/4以上;②鞭炮炸伤、掌拳击伤、篮球击伤,既往无中耳疾病史;③中等以上穿孔,伤后1周内接诊,...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01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