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食管中段憩室切除術

发布日期:2014-11-10 19:44:17 浏览次数:1595

目錄1 拼音2 英文參考3 手術名稱4 別名5 分類6 ICD編碼7 概述8 適應癥9 術前準備10 手術步驟

1 拼音shí guǎn zhōng duàn qì shì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參考diverticulectomy of midesophageal diverticula

3 手術名稱食管中段憩室切除術

4 別名支氣管旁憩室切除術;食道中段憩室切除術

5 分類胸外科/食管手術/食管憩室的手術治療/食管中段憩室的手術治療

6 ICD編碼42.4101

7 概述食管中段憩室有以下3種:①先天性憩室:發生于食管中段(或下段),逐漸長大;②膨出型憩室:食管某處先有狹窄,進餐時食物不易通過該狹窄部位,致使狹窄部位以上的食管腔內壓力增高,逐漸形成憩室;③牽引型憩室:通常比較小,內徑一般不超過2cm。多發生于氣管分叉后方的食管側壁;約2/3的病例憩室向食管左側和前側發展,向后方發展者極少,屬于真性憩室。

食管中段的牽引型憩室的發病多因縱隔或肺門淋巴結結核的瘢痕收縮和牽引所致,少數因心包炎或脊柱結核波及食管而引起。此型憩室只向外膨出而不下垂,故一般不積存食物,不易引起炎癥,也不易發生食管腔的梗阻。但由于瘢痕組織的粘連固定、可影響食管的蠕動。有時,憩室可發生炎癥、出血,形成膿腫或破入縱隔。由于憩室周圍為瘢痕組織,故極少發生急性穿孔。也有憩室破入主動脈造成大出血或破入氣管而形成食管氣管瘺的報道,還有憩室破入支氣管動脈而發生非致死性出血的報道,可能是由于質地較脆的肉芽組織破碎或鈣化的組織腐蝕支氣管動脈所致。Dukes和Maclarty等指出,縱隔肉芽腫累及食管情況并不多見,但有時可壓迫食管,造成食管狹窄、形成憩室或竇道以及形成食管氣管瘺。

食管中段牽引型憩室雖可發生出血、瘺以及食管梗阻等并發癥,但在無并發癥時一般無癥狀,多在作X線鋇餐檢查時偶然發現。這種憩室有完整的肌層,保證了憩室的排空,不易誘發癥狀。如合并憩室炎、患者可感到吞咽疼痛和吞咽阻擋感,胸背部和胸骨后疼痛,胸內飽滿感或少量嘔吐等臨床癥狀。若患者平臥,有時食物可從憩室內反流到口腔。這些癥狀還可能與食管受壓或狹窄有關。有的患者可并發局限性食管炎,可能是由于憩室中排出的干酪樣物質刺激食管黏膜所致。

食管中段憩室的診斷主要依靠食管鋇餐造影檢查和內鏡檢查。在做鋇餐造影檢查時,患者取頭低腳高位或俯臥位,或取左側臥位,憩室的位置和輪廓容易顯示。必要時做食管CT檢查和食管功能測定,以除外其他較嚴重的疾病。如果出現慢性肺化膿癥的癥狀,則有必要做氣管鏡檢查和肺CT掃描,以明確肺部病變的范圍。如懷疑有憩室-支氣管瘺,須做支氣管碘油造影或氣管鏡檢查;內鏡檢查有助于發現瘺口。囑患者口服亞甲藍或其他染料,若在痰中發現藍色,即可以確診(圖5.6.3.2.1-0-1~5.6.3.2.1-0-4)。

食管中段牽引型憩室的手術治療方法有:憩室切除術、憩室翻入埋縫術、食管支氣管瘺縫扎修補術以及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術等。憩室并發癌變或不能逆轉的瘢痕狹窄,應行食管部分切除或較為徹底的憩室切除。術式的選擇取決于患者的全身狀況及病變本身的情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和準確細致的手術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創傷,是保證手術成敗的重要措施。

8 適應癥食管中段憩室切除術適用于:

1.多數體積小、無癥狀的食管中段憩室不需要外科治療。如果憩室較大,排空不暢,因食物和分泌物積聚,有較嚴重的憩室炎或食管炎癥狀,為防止發生出血、穿孔等嚴重并發癥,應予以手術治療。

2.憩室逐漸增大,經X線檢查或食管鏡檢查,懷疑有惡變者,應及時手術治療。

3.牽引型憩室合并有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或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應首先治療并存的疾病,并仔細觀察,不宜急于施行憩室切除術。

9 術前準備除一般食管外科常規準備之外,要注意以下問題。

1.認真估計手術效果,要充分考慮術后可能發生的各種并發癥,并制定預防措施。

2.術前進行詳盡的上消化道鋇餐檢查,明確憩室的位置、大小和類型以及并存的食管或胃的其他疾病。

3.如有食管狹窄,應先行食管擴張術。

4.術前,每晚睡前作體位引流及飲食水沖洗食管和憩室。必要時,可利用食管鏡清洗憩室囊腔。

5.術前置入胃管,便于在術中游離食管及分離、切除憩室。

6.術前若確診有食管彌漫性痙攣,術中應加食管肌層切開術。

10 手術步驟1.切口 宜選擇右胸后外側切口,經第6肋床進胸。有的病例可選擇左胸后外側切口。

2.在肺門后方結扎、切斷奇靜脈,以利于食管和憩室的顯露。沿食管床剪開縱隔胸膜,確認食管。

3.在憩室部位的近、遠側游離食管,分離憩室周圍的粘連,顯示并解剖出憩室(圖5.6.3.2.1-1)。如遇有瘺管,應先予以閉合。有些病例由于憩室周圍有瘢痕組織和粘連,憩室的解剖較為困難,必要時可采用腔內注氣法,即壓迫或用橡皮帶暫時閉鎖食管下段,并經胃管向食管腔內注射氣體,促使憩室膨出,有利于憩室的顯露和解剖。小的憩室在游離后,膨出的黏膜即可自行縮回而勿須切除,僅將食管肌層縫合加固即可。

4.用鈍性分離法分開食管肌層,牽出憩室和黏膜,在其基底部用縫線做成切除憩室黏膜之標志,并平行食管縱軸切除憩室(圖5.6.3.2.1-2)(虛線為憩室黏膜切除部位)。在切除憩室時,必須在其頸部切斷,如有部分殘留,術后容易復發。

5.用細絲線間斷內翻縫合黏膜切口,線結留于食管腔內(圖5.6.3.2.1-3)。

6.間斷縫合食管肌層,以包埋黏膜切口,并利用附近合適的帶蒂胸膜片覆蓋,加固縫合口(圖5.6.3.2.1-4,5.6.3.2.1-5)。縫合時要注意避免造成食管腔狹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