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罕见腹茧症患者在我院成功获治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站讯:9月4日,我院肛肠外科通过手术成功救治了一名“腹茧症(abdominalcocoon)”患者,该患者小肠被类似蚕丝的坚韧物质紧紧缠绕,致使其腹腔变成了“蚕茧”。世事无奇不有,原来小肠也能像蚕虫一样织出茧来的,但不同的是蚕虫长大后能破茧而出成为飘亮的蝴蝶,而小肠却织茧自缚,不能活动自如,造成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反复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腹茧症1978年被首次报导并命名,临床罕见,其特点是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致密、灰白色的纤维膜所包裹,形拟“蚕蛹”而得名。
该患者为53岁中年女性,因“反复腹痛20余年,加剧1天”入院。每次腹痛发作均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20年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腹部CT检查诊断腹腔肿瘤,于当地人民医院手术治疗,开腹后发现全腹广泛粘连,术者不敢贸然动刀,放弃手术关腹,此后患者腹痛仍反复发作,性质如前。腹痛折磨患者20余年,8月29日到本院就诊拟“肠梗阻”收治入院。经科内讨论后决定行腹腔镜探查术,由邱磊主任医师主刀,术中探查见:该患者全部小肠、回盲部及右侧输卵管被灰白色坚韧“蚕丝”包裹得像蚕茧一样,肠管之间相互折曲粘连造成了肠梗阻,大网膜缺如。术中诊断为“腹蚕症”,邱主任决定为患者行茧囊切除和松解粘连的手术,历经3小时的艰辛奋战,手术终于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梗阻症状很快消失。
腹茧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先天性发育异常关系最大。腹茧症临床症状多与小肠被纤维膜禁锢形成腹部包块,肠管间粘连或机械性蠕动障碍形成有关,故多以慢性肠梗阻和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全消化道钡餐及腹部CT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由于症状和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加之本病罕见,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够,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文献报道病例的诊断绝大多数靠手术探查才得以明确。手术原则为彻底切除包膜、松解粘连,解除包膜对小肠的压迫,如肠管无病变,尽量避免作肠切除。
采写:肛肠外科 廖健南编辑:严小玲梁文福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