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治疗猝死的药物选择

发布日期:2014-11-25 01:31:22 浏览次数:1603

2014-01-17 21:10:13

猝死被抢救过来后,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治疗猝死的药物选择。猝死顾名思义就是突然意外死亡。那么猝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种死亡急骤的病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今天我就来讲讲猝死被抢救过来后,治疗猝死的药物如何选择。

治疗猝死的药物选择1,肾上腺素:是目前公认的心脏复苏首选药。主要作用为使受体兴奋,周围血管收缩,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使心肌和脑血流增多,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脏复跳。室颤时,能使细颤转为粗颤,有利于除颤。肾上腺素的用量为0.3~0.2mg/kg,起始量可用2mg,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传统的复苏三联针因弊多利少,现已不主张应用。

治疗猝死的药物选择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室速或室扑时可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注,每10分钟1次,总量不超过300mg,继以2mg/min静滴。室性自搏性节律及缓慢性心律失常时,可用阿托品0.5~1mg静注,间隔5分钟1次,总量不超过2.0mg。既往常用氯化钙,近年已禁用,因能加重心肌细胞损伤。而应用钙拮抗剂,可防止再灌注性损伤。纳络酮系吗啡受体拮抗剂,在心跳骤停、休克等应激情况下,常有呐啡肽释放增加,纳络酮与之拮抗,迅速逆转内啡肽对循环、呼吸的抑制,迅速改善动脉血氧分压,有助于中枢神经功能及心肌功能的恢复。宜用大剂量:0.4mg加入40ml葡萄糖中静注,每30~40分钟重复1次。呼吸兴奋剂只有在循环复苏满意的情况下,才有临床效果,不宜盲目用药。碳酸氢钠对心脏骤停10分钟以上或原有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应用有价值,根据pH值调整用药量,首剂可用1mmol/kg,若心脏骤停时间短而无酸中毒及二氧化碳潴留者,不主张应用,而重在改善通气功能。

治疗猝死的药物选择3,给药方法:对已做气管插管的病人,气管内给药吸收迅速,作用持续时间长,可考虑气管内给药,但注意要药物稀释后应用,以减轻其对气管粘膜的损害。静脉给药,初期复苏时多采用,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多选用较大的静脉开通用药通路,以加快药物进入循环发挥作用。对于心内注射,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多不主张应用,因可加重心肌损伤,并可损及胸膜及冠状动脉,出现心包积气、积血及气胸等并发症,不利于心脏复跳及重要脏器血供的恢复。

治疗猝死的药物选择是防治猝死再次发生的重要保证,猝死往往都是由心脏病引起,因此我在此还有特别说明一点,有心脏病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候要注意,看看有无禁忌。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3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