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许冠英心脏猝死引关注 10分钟内急救最重要图2

发布日期:2014-11-19 10:33:05 浏览次数:1600

“近年来,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人群越来越庞大。”何建新表示,如今不少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使猝死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突发心脏病猝死的几率,“比如连续通宵熬夜、缺少运动,偏爱甜食或口味偏重,喜欢吃脂肪、胆固醇过多的食物,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突发心脏病猝死的风险。”

他同时提醒说,家族成员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市民,要特别警惕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病猝死的发生。“比如,父亲在50岁以下患有心脏病、母亲在55岁以下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相对而言会更容易出现突发性猝死。”

当身边出现突然倒地的心脏病患者时,目击者可以做什么进行施救呢?何建新表示,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在发病10分钟内的急救是最重要的。

“一般而言,目击者应首先摸一下患者的颈部,查看其颈动脉有没有波动,能不能呼吸,然后迅速解开患者的衣服。”他表示,患者一旦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目击者可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捶击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至2次后,部分患者可马上复律。如果患者未复律,可接着对其进行心外按压。

“假如患者不能自主呼吸,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者可用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反复进行,每分钟16至20次。”他提醒说,在抢救过程中不可盲目搬动患者,应小心将患者平放在地上,并迅速拨打120叫救护车。

猝死指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心脏血管、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障碍、药物、酗酒、出血、过敏及中毒都可以导致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曾规定发病24小时内为猝死,按此规定在猝死中心脏猝死占75%。而目前多数心脏病学者主张把猝死时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按这一标准则心脏猝死在猝死中占90%。

1.定期体检,及时就医。普通人平时要注意定期检查身体,留意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尿常规和肝功能等情况;心脑血管疾病者出现不适则及时治疗,不能延误病情。

2.适量运动,愉悦身心。平时可多进行户外运动,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可舒缓紧张情绪,保持身心健康;老年人进行棋牌娱乐活动时,时间不宜过长。

3.控烟限酒,平衡饮食。吸烟、过度饮酒及情绪激动都会使血压升高,心脏缺血缺氧加重,从而提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平时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饮食,保持健康的体重。

4.常备药物,防治有道。55岁以上的男性和6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可吃阿司匹林,防止中风和血小板急剧聚集;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平时则要常备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文/记者饶贞 通讯员银春林 医学指导/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何建新)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