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脑动脉硬化症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4-10-09 09:27:06 浏览次数:1600

记者: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许多老百姓体检发现有脑动脉硬化,甚至有些30多岁的年轻人也发现有这样的疾病,请问脑动脉硬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谢瑛:脑动脉硬化是脑出血、脑供血不足或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病因,它的病理基础是动脉内脂肪变性和胆固醇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受累动脉粗细不匀,管腔变小而弯曲,中层变薄,受损的血管可以扩张,容易破裂而出血,另一方面,受损的血管由于管腔狭窄,管壁粗糙不平,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缓慢,也常发生脑供血不足或脑血栓形成。因此说脑动脉硬化是中风发病的基础。脑动脉硬化形成的原因很多,脂肪与胆固醇代谢失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性别年龄等均可成为导致脑动脉硬化的因素。

谢瑛: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一般在40岁以后逐渐发生,发病缓慢,其早期主要症状有:①神经衰弱综合征:主要表现头晕头痛、头发沉发闷、常伴有耳鸣,视物不清等。②脑功能减退: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综合判断能力下降等。③情绪改变:烦躁、心悸失眠、情感异常等。另外,少数脑动脉硬化者也可以出现多汗,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当然,有相当一部分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早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对脑血管病变进行早期检测、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谢瑛: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一般隐袭起病,表现慢性脑功能不全综合征,无局灶性脑功能损害体征,眼底及全身动脉硬化表现明显,常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结合彩超检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TCD检测脑动脉血流状态,CT和MRI显示多发性腔隙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如有过TIA或脑卒中的患者可确诊为脑动脉硬化症。

谢瑛:一般而言,40岁以上;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病史;肥胖,长期吸烟,饮酒,高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高度紧张环境等;长期头晕等不适症状者,尚未明确诊断者以及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均应进行脑动脉硬化的早期检测。

记者:诊断脑动脉硬化有些什么检测方法或到医院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谢瑛:首先,要做些生化检查如凝血三项,血糖,血压、血脂,肝肾功能,血流变,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等以及眼底血管检查。另外,判断动脉壁的硬化程度可用动脉硬化早期检测仪测定踝臂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僵硬度参数等,这些检查一般三级医院都有,我院体检科目前40岁以上人群都常规检测。其次,要完成一些临床检查来判断脑动脉硬化的形态学变化:如颈部血管B超,CT,MRI等,必要时行脑血管造影。我强调一下,颈部两个超声检查是很重要的,颈部血管彩超可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及溃疡,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评估脑动脉硬化程度,检测脑内栓子等,这两个检查不能忽略。

谢瑛:基本可归纳为“忌烟酒,少食盐,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具体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1)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因为不良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使血压突然升高或血管痉挛。 (2)合理的饮食对动脉硬化的预防是有效果的:节制饮食,做到有规律、有限度;低盐饮食,避免高胆固醇及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限酒,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3)生活有节律,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4) 加强体育锻炼,避免体重过重。经常性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下棋、旅游等对控制体重、血流畅通、增强脑血管功能均有极大好处。

谢瑛:根据这些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对于脑动脉硬化患者,越来越倾向于建议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生活饮食习惯和性格行为改变;控制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根据个体情况酌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改善血循环等治疗;高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他汀类降脂药物稳定或逆转脑动脉粥样斑块等。

记者:谢谢主任给了我们专业上的新理念,我相信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通过健康宣教及知识讲座,从现在做起,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及减少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谢瑛:希望更多的脑动脉硬化患者通过早期诊断及早期正确干预治疗,可以远离脑卒中的威胁,谢谢!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