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下间隙感染怎么治疗
引起眶下间隙感染的原因
眶下间隙感染感染多来自上颌前牙和第一磨牙的跟尖感染,较少来自鼻侧及上唇底部的化脓感染。眶下间隙位于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面部表情肌之间,其上界为眶下缘,下界为上颌骨牙槽突,内界为鼻侧缘,外界为颧界,间隙中有从眶下也穿出之眶下神经,血管以及眶下淋巴结。此外尚有走行于肌间的内眦动脉,面前静脉及其与眼静脉,眶下静脉,面深静脉的交通支。眶下间隙感染病因多来自颌尖牙及第一双尖牙或上颌切牙的根尖化脓性炎症或牙槽脓肿;此外可因上颌骨骨髓炎的脓液穿破骨膜,或上唇底部与鼻侧的化脓性炎症扩散至眶下间隙。
眶下间隙感染有哪些症状?
眶下间隙感染临床表现以眶下区红肿热痛最明显,上下眼睑水肿造成睁眼困难,鼻唇沟或小时,脓肿压迫眶下神经时疼痛加剧。由于病灶牙的位置不同,脓肿因相应部位不同:切牙局限在上唇底;尖牙及前磨牙局限在鼻侧和尖牙窝,该区前庭丰满,有压痛和波动感,感染还可向邻近间隙扩散,引起眼眶蜂窝织炎,颧,颊部布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拴性静脉炎。眶下区肿胀范围常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区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龈沟处常有明显肿胀,压痛,极易扪得波动。眶下间隙感染有什么症状?少数可由此自行穿破,有脓液溢出,感染期由于肿胀及炎症激惹眶下神经,可引起程度不同的疼痛。
治疗眶下间隙感染的药物
眶下间隙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法并不常见,主要是在眶下间隙蜂窝组织炎阶段可从局部外敷中药及针对感染病灶牙的处理着手;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作切开引流术。手术治疗眶下间隙感染
按低位引流原则常在口内上颌前牙及双尖牙区口腔前庭粘膜转折处做切口;横行切开粘骨膜达骨面,用血管钳向尖牙窝方向分离脓肿,使脓液充分引流,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留置橡皮引流条。眶下间隙感染脓肿形成后,应从上颌前牙或前磨牙前庭沟黏膜转折处,横行切开黏骨膜直达骨面,用血管钳分离至尖牙窝,即可见脓液流出,生理盐水冲洗后,安置无橡皮片引流,若脓肿穿过表肌到达皮下,应在眶下缘做弧形切口,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弥散性蜂窝织炎,可从口内,外贯通引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