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快速扩展上颌牙弓治疗牙列拥挤非拔牙病例的临床观察

发布日期:2014-11-20 19:58:13 浏览次数:1601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口腔科(0460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度牙列拥挤病例非拔牙快速扩大上颌牙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hyrax矫治器对13例12岁~14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的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病例进行快速扩大上颌牙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每日将螺旋器开大0.5 mm(每日旋转2次,每次1/4圈),连续加力2周~3周后,配合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牙弓所有畸形。结果:螺旋器加力2周~3周后,前牙即可出现间隙,伴有后牙反牙合得到解除。治疗前后上颌x线正中咬合片比较显示,楔形增宽腭中缝新骨增生,骨密度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模型测量结果显示,上颌第一恒磨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增加最明显,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加较少,扩弓后牙弓长度缩短。结论: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应用hyrax矫治器快速扩大上颌牙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矫治牙列拥挤的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青春发育前期的病例,且远期效果比较稳定。

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是一种较广泛应用于矫治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技术,可以使上颌骨宽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骨量和牙弓周径的长度,临床针对后牙反牙合以及轻度拥挤或临界拔牙患者多为采用,但如何有效、稳定地将上牙弓扩大,是临床医生最为关心的问题。本研究收集13例上牙弓窄、轻到中度拥挤的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病例,成功的解决了上颌牙弓狭窄及排列拥挤问题,矫治效果令人满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病例选自本院口腔科门诊正畸患者,共13人,年龄12岁~14岁,平均年龄12.7岁,其中男性患者6人,女性7人。所有患者均为恒牙列,错牙合畸形为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伴有后牙反牙合或者牙弓轻度拥挤,病例介于拔牙与非拔牙的临界区。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hyrax固定螺簧扩大器。

1.2 方法

患者戴用固定扩弓矫治器后自行每日将螺旋器开大0.5 mm(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4圈)。连续加力2周~3周根据临床效果判断是否终止:①患者后牙伴有反牙合情况解除,覆盖正常或稍大但不致出现锁牙合;②1︱1间明显间隙出现,牙列拥挤情况好转,间隙基本足够甚有剩余;③上颌咬合片示:腭中缝呈楔形增宽。停止加力保持扩弓效果3个~6个月后行方丝弓固定矫治直至结束。矫治结束再次拍摄上颌咬合片观察腭中缝改建情况。收集治疗前、后记存模型,分别测量比较:3︱3牙尖间宽度; 4︱4中央窝间的宽度; 6︱6中央窝间的宽度;牙弓长度在扩弓前后的变化即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6︱6近中接触点间连线所作垂线的距离变化。统计结果使用spss11.5分析。

2 结果

螺旋器加力2周~3周后,前牙即可出现3.5 mm~8 mm间隙,伴有后牙反牙合得到解除。上颌x线正中咬合片显示,腭中缝呈楔形增宽,腭中缝处骨密度减低,骨小梁断裂,矫治结束后x线像显示腭中缝处新骨增生,骨密度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模型测量值经配对t检验后结果显示,上颌第一恒磨牙间宽度和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增加最明显(p

3 讨论

rme(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矫治原理是短期内对上颌组织施加较大的矫形力,在牙周支持组织来不及发生组织改建时致这种应力在腭中缝迅速堆积,导致骨缝处的纤维连接被拉开甚至部分断裂,骨缝扩开,从而使上颌宽度得到扩展。在随后的保持期内,扩开的骨缝发生骨改建,新纤维取代旧纤维,同时新骨在其周围沉积,这样达到扩宽上颌骨的效应[1]。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