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牙龈增生
1.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大仑丁)、钙通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等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药物引起牙龈增生的真正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牙龈增生的程度与性别、服药剂量、持续用药时间、血清和唾液中苯妥英钠的浓度均无关系。但也有报告认为牙龈增生程度与服药剂量有关。
2.菌斑引起的牙龈炎症可能促进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作。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大仑丁),可使原来已有炎症的牙龈发生纤维性增生。有研究表明牙龈增生的程度与原有的炎症程度和口腔卫生状况有明显关系。人类和动物实验证明:如果没有明显的刺激物和牙龈炎症,药物性牙龈增生可大大减轻或避免发生。
1.常发生于全口牙龈,但以上下前牙区为重。
2.只发生于有牙区,拔牙后,增生的牙龈组织可自行消退。
3.增生的牙龈组织一般呈淡粉红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一般不易出血。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无疼痛。
4.由于牙龈增生肿大,使龈沟加深,形成假性牙周袋,加之牙龈失去正常生理外形,使菌斑易于堆积。因此多数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此时牙龈可呈深红或紫红色,质地较松软,牙龈边缘易于出血。
5.苯妥英钠所致的牙龈增生一般始于服药后1-6个月,增生起始于龈乳头,呈小球状突起于牙龈表面,继之增大并向龈缘扩展,盖住部分牙面。增生的牙龈基底与正常牙龈之间可有明显的沟状界限。
1.停止使用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这是随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最根本的治疗。对那些不允许停药的患者,必须与相关的专科医师协商,考虑更换使用其他药物或与其他药物交替使用,以减轻副作用。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通过洁治、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并消除其他一切导致菌斑滞留的因素。一些症状矫情的病例,经上述处理后,牙龈增生可明显好转甚至痊愈。
3.局部药物治疗 对于牙龈有明显炎症的患者,可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龈袋,并在袋内置入抗菌消炎药物,待炎症减轻后再作进一步治疗。
4.手术治疗 对于牙龈增生明显的患者,虽经上述治疗,增生的牙龈仍不能完全消退者,可采用牙龈切除并成形的手术治疗。手术应选择在全身病情稳定时进行。术后若不停药和(或)忽略口腔卫生,复发难以避免。
5.指导患者严格控制菌斑,以减轻服药期间的牙龈增生程度,减少和避免术后的复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