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如何进行诊断
今天我们来说说:胆囊炎如何进行诊断?,急性胆囊炎发病率低,患者也很少,不过,出现在这种疾病的患者在诊断前,要先进行CT检查,通过CT检查,可以发现胆囊中是否出现胆囊结石,这是对胆囊炎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还要注意胆囊是否扩大,胆囊壁是否出现增厚的情况,还要注意在扫描的时候,胆囊是否出现一些变化,这两种情况对诊断胆囊炎可是很重要的依据,非常重要,缺少一项都不行。
因胆囊扩大也可见于胆道梗阻,或正常胆囊炎因增厚的胆囊壁而呈结节状,可给人以胆囊癌的现象。故其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
化脓性胆囊炎胆汁CT值可大于20HU。胆囊周围炎,胆囊壁与肝实质界面不清或于胆囊周围显示为低密度环,系由肝组织继发性水肿所致。若系胆囊穿孔,胆囊窝部可出现有液平的脓肿。气肿性胆囊炎则于胆囊内或壁内出现气影。慢性胆囊炎常与胆石并存。CT除胆囊壁普遍增厚和增强扫描显示为壁强化外,胆囊大多扩张不良或缩小。若周围粘连,则可见胆囊皱褶变形。应该指出的是,如无胆石存在,CT难以肯定胆囊缩小是生理性抑或病理性收缩。如胆汁钙化或胆囊壁钙化而形成所谓瓷器胆囊,则CT易于诊断。若造影显示壁厚且扩张不良的胆囊不显影,而胆管却良好显影,可肯定为慢性胆囊炎。CT在胆道造影不常用。
临床上怀疑急性胆囊炎时,可通过肝胆闪烁扫描和超声波检查确诊。静脉注射标有99m锝的亚氨乙酰乙酸化合物可迅速被肝脏摄取并排泄,应用同位素扫描技术可依次显示肝脏,肝外胆管,胆囊和十二指肠。若肝脏和胆管显影正常而胆囊未显影,往往支持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其敏感性可达97%,特异性达90%。假阳性可发生于全胃肠道外营养(TPN),胰腺炎,危重病或禁食。虽然超声波是诊断胆囊炎较好的方法,但对急性胆囊炎诊断不够精确,证实超声波下的Murphy征,胆囊壁增厚以及胆囊周围积液对诊断有帮助。
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比较困难,必须与胆管炎,胰腺炎,阑尾炎,消化性溃疡和胸膜炎等鉴别。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临床特点,而且肝胆扫描和超声波检查可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提供可靠的证据。
胆囊炎一般临床多能作出诊断, 只有出现并发症时才作CT检查,如胆囊穿孔,CT扫描示胆囊窝部位出现有液平面的脓肿。一般胆囊炎均示有胆囊壁增厚,急性期胆囊多增大。胆囊内或壁内如见有气泡,可诊断为气肿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常合并结石,CT能清楚地显示阳性结石,阴性结石仍需要行造影CT扫描(静脉注射胆影葡胺或口服碘番酸)。
2.急性病容,可见黄疸,右上腹明显压痛,腹肌紧张,Murphy 征阳性,或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3.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核左移或见中毒颗粒。4.B 超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可显示胆囊肿大程度、积液、积脓、胆囊周围渗出性改变。
(一)在病史中常有因食油腻食物后诱发史,和过去有经常反复发作史。
(二)腹痛:位于右上腹,突然发作,为剧烈绞痛,或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
(三)右上腹部胆囊区有程度不同的压痛,叩击痛和肌紧张。有时可扪到肿大的胆囊。可伴有轻度黄疸。
(四)白细胞计数常增高,中性白细胞也增高。如总数超过每立方毫米20000时,应考虑总胆管内感染严重或有积脓,甚至胆囊有坏死或穿孔的可能。
以上内容就是介绍胆囊炎如何进行诊断?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些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如果在出现症状的时候,还出现寒战、高热、黄疸的情况,医生还要考虑是否患上了胆管炎,在进行诊断的时候,还要进行对急性胆管炎有一定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尽快进行手术才行,因为胆管炎随时都可能引起严重的中毒性休克,如果患者出现胆管炎,可以发现大便的颜色完全是白陶土色。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