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中毒型痢疾

发布日期:2014-11-09 11:58:20 浏览次数:1595

所属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儿科 消化内科

症状体征:昏迷 ,腹痛 ,腹泻 ,粪便黑色并带有血液 ,呼吸衰竭 ,排水样血性大便 ,粪便脓血 ,痢疾样大便 ,里急后重 ,纤维渗出物

【疾病概述】

中毒型痢疾(简称毒痢)是细菌性痢疾的一种严重类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病情经过极为凶险,如治疗不及时病儿可很快发生呼吸或(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小儿中毒型痢疾预防】

小儿中毒型痢疾应该如何预防小儿中毒型痢疾应该如何预防?痢疾的预防要充分发动群众,展开广泛的卫生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加强小儿的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照看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改善饮水卫生,防止水源受污染,不喝生水;加强粪便管理,病人的粪便要用1%漂白粉浸泡或浇上沸水或撒上生石灰浸泡后才能倒入下水道或粪池,病儿的尿布和衬裤要煮过或用开水浸泡后再洗;加强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加强环境卫生,灭蝇、灭蛆,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虫污染;对于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是控制痢疾

【小儿中毒型痢疾病因与发病机制】

小儿中毒型痢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小儿中毒型痢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各型痢疾杆菌均可引起中毒型痢疾,没有差异性。(二)发病机制人体受痢疾杆菌感染后,在细菌及其内毒素的作用下,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称应激反应或超敏感反应),大致过程如下:细菌及其内毒素→激动内脏自主神经节前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副交感M受体及交感性α受体兴奋→微血

【小儿中毒型痢疾诊断要点】

专科检查

小儿中毒型痢疾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中毒型痢疾应该做哪些检查?

1.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大多显著增高。

2.粪便常规检查 肉眼观察为黏液便、黏液血便、脓血便等。镜检有较多白细胞及红细胞,并可见吞噬细胞。

3.粪便细菌培养 采取粪便脓血或黏液部分立即送检选用适当培养基及反复多次培养可提高阳性率。阳性者宜常规进行菌群鉴定和药敏试验。

4.快速诊断方法 可采用荧光抗体染色法、免疫染色法或玻片固相抗体吸附免疫荧光技术等快速检测方法。其优点是快速、敏感、简便

临床表现

小儿中毒型痢疾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小儿中毒型痢疾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2天。起病急、发展快,突然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精神萎靡嗜睡、反复惊厥、昏迷,甚至发生循环及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而胃肠症状腹泻在早期常不明显,往往需经0.9%温盐水(200ml)灌肠采取沉底粪便检查,发现有多数白细胞或见红细胞方能确诊。由于全身各脏器微循环障碍程度不同,临床上可表现出以下不同类型:

1.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 以脑微循环障碍为主,水肿明显,轻度表

其他检查

抗心磷脂抗体(ACA)

【小儿中毒型痢疾治疗概述】

小儿中毒型痢疾应该如何治疗小儿中毒型痢疾应该如何治疗?(一)治疗由于毒痢起病急骤,发展快,病情危重应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抢救,病程早期及时抢救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救治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综合分析,抓主要矛盾,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监护:应成立专门抢救小组,病儿多时应成立重病监护室(ICU)。最好实行三级护理:一级护理(入院初及病情最危重时):每15分钟观测1次,记录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面色、瞳孔变化、尿量等变化;二级护理(病情稳定或好转时):每30分钟观

【小儿中毒型痢疾相关资源】

小儿中毒型痢疾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小儿中毒型痢疾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高热惊厥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过去常有高热惊厥史,惊厥发生在体温上升时且多不反复发作,惊厥后面色好,神志正常,并常可找到引起高热的疾病。

2.大叶肺炎 该病与毒痢均为急性起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早期可致休克,脑水肿,但X线检查肺部可有大叶或节段性炎性病变。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与毒痢均为急起高热,均有内毒素所致微循环障碍表现,合并惊厥。但下列特征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