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小孩患上眼角膜病变
新报讯(记者 韩国平 通讯员 罗丹) 两岁的蒙蒙(化名)患上了双眼角膜病变,其父母感到很对不起小孩。他们难过地说:我们太不讲究科学育儿了,现在后悔也晚了。
3个月前,蒙蒙的母亲发现蒙蒙好像特别怕光,而且经常流泪,对动画片丝毫不感兴趣,到户外玩耍时,光线稍明显的地方蒙蒙总是哭闹,曾在当地医院看过,配了眼药水点眼,但因孩子不配合,也未能按时用药。近段时间来,蒙蒙畏光、流泪的症状加重,夫妻俩日前带着蒙蒙到金华眼科医院就诊。
金华眼科医院小儿眼科、眼病科主任陶丽霞接诊时注意到,蒙蒙头发稀疏,相比同龄孩子身材小了一些,体重只有8公斤,随即向其父母了解患儿平时的饮食情况。其母亲说,按照老家当地的育儿经验,小孩出生以后母乳喂养至3周岁断奶,出生至今未曾添加过辅食。
一般来说,健康的母亲乳汁中所含的铁、维生素仅可满足4~6个月内婴儿的营养需要。而婴儿稍大后,单纯的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时间一长,会导致多种维生素缺乏,极可能导致孩子全身营养不良,累及到眼睛角膜营养不良。正确的方法是,此时应逐渐添加一些辅食,以保障婴儿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断奶时间一般在出生后10~12个月,可以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合理增加辅助食品。
陶丽霞说,宝宝出生时眼睛尚未发育完善,视觉结构、功能都未发育成熟,所以要做好宝宝眼部的保健,及时补充各种眼睛发育所需的营养,才能帮助和促进眼球的正常发育。这些物质在婴幼儿时期需要从辅食中摄取。蒙蒙没有添加辅食,造成营养不良,就很有可能患上角膜软化症,病因主要是维生素A摄取量不足。
陶丽霞说,婴幼儿因营养不良导致眼部疾病,累及眼睛角膜,患上角膜软化症,发展到后期,是很严重的。它临床分为三期:
1.夜盲期:患者最早的主要症状是,在黑暗环境下,病人失去健康眼所具有的适应功能,晚上视物要比白天模糊得多,俗称鸡盲或雀盲,主要为维生素A缺乏,致使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层杆状体视紫红质缺乏原料,使暗适应功能下降,可婴幼儿因年龄小而难以表达。
2.干燥前期:球结膜表面失去正常光泽,角膜表面变为暗淡无光,结膜下血管呈现特殊的紫兰色调,如把下睑撑开,使眼暴露10秒钟,则结膜及角膜表面的模糊状态迅速加剧。同时,结膜失去弹性,眼球转动时,眼球结膜显示向心性皱纹,角膜感觉显著下降,瞬目反应不灵,从而加速干燥症状的发展。此时做球结膜上皮细胞刮屑涂片检查,可以发现上皮细胞的角化颗粒及无数的干燥杆菌。如能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便可迅速治愈。
3.干燥期:球结膜明显干燥,在睑裂部结膜上可有特殊的银白色泡沫状三角形斑,基底朝向角膜,称为毕脱氏(Bitot)。等到角膜软化期,球结膜变得粗糙肥厚,皱褶明显,角膜浸润混浊加重,呈灰黄色或黄白色。角膜迅速自溶成溃疡,前房积脓,一般在1~2天内可使整个角膜组织溶化穿,最终形成角膜粘连白斑,或完全性角膜葡萄肿,或扁平角膜,眼球萎缩而导致完全性失明。
陶丽霞说,利于宝宝眼睛发育的物质有维生素A(牛乳、鱼肝油、胡萝卜)、维生素B(蛋、乳类、蔬菜)、维生素C(新鲜水果、蔬菜)、叶黄素(绿色蔬菜)、蛋白质(奶、蛋、肉、鱼)、钙(绿色蔬菜、乳类、蛋类、豆类)、铬等。
她提醒,在加强营养的同时,应适时带孩子到医院做眼科检查,若发现视力减退或是其他不适,切勿忽视,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