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容易与颅咽管瘤混淆的疾病

发布日期:2014-11-30 04:52:41 浏览次数:1600

颅咽管瘤亦称垂体管瘤,是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占鞍区肿瘤的位,发病高峰为15岁或13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容易与颅咽管瘤混淆的疾病?

(十)视交叉部神经胶质瘤视交叉部的神经胶质瘤发源于视交叉、视神经及丘脑下部的胶质细胞等,以星形胶质细胞为多见。多见于青少年。发源于丘脑下部的胶质瘤向下进展可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发源于视交叉的胶质瘤可向上侵入丘脑,因此它们之间(发生于丘脑下部和发生于视交叉的胶质瘤)可相互影响。在临床上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的改变,内分泌紊乱和丘脑下部症状。头痛多位于额颞部,常为首发症状,并伴以恶心呕吐。肿瘤侵犯丘脑下部和垂体,病人将出现闭经、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视力减退,双侧减退的程度常不一致。视野改变多呈双颞侧偏盲同向偏盲和一眼失明另眼视野部分缺损的情况也常见到。视神经乳头多呈原发性萎缩。此外病人还可常有嗜睡肥胖。X线平片检查常发现蝶鞍扩大,有的病人在鞍上可见钙化斑,因此与颅咽管瘤的鉴别有时较为困难。但肿瘤如果为颅内眶型,病人常有眼球突出则鉴别较容易。

(十一)结节脑膜瘤(Meningiomas)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垂体丘脑下部功能低下及颅内压增高。其视力多呈缓慢的进行性减退,同时也为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两眼有不对称、不规则的视野缺损,或一眼失明而另眼正常,或一眼失明另眼颞侧偏盲。视神经乳头多呈原发性萎缩。少数病人至晚期才出现内分泌症状,如阳萎、闭经等。头痛都较轻,多位于额颞部。此外病人还可有嗅觉减退或消失以及Ⅲ、Ⅴ颅神经的功能障碍。X颅骨平片可显示鞍结节蝶鞍前壁骨质增生,蝶鞍一般不扩大。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前动脉水平段抬高,有时于鞍结节外可见由微血管构成的肿瘤轮廓,或以鞍结节为的放射状血管影。因此对有颞侧偏盲,视神经呈原发性萎缩,蝶鞍无异常的病人可考虑为鞍结节脑膜瘤(Meningiomas)。

(十二)鞍区胆脂瘤颅内胆脂是由胚胎时期残余的外胚层皮肤组织进展起来的。鞍区为好发部位之一,位于鞍上的胆脂瘤压迫视觉纤维,发生视力减退和视野的缺损,视神经呈原发性萎缩。X线平片示蝶鞍扩大,眶上裂、视神经孔、前床突处有骨质吸收。位于鞍旁的胆脂瘤有时累及三叉神经,出现三叉神经痛(有时也称“脸痛”)的症状。在镜下胆脂瘤外层为结缔组织,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及脱落的角化物并成层排列,以与颅咽管相鉴别。

(十三)空蝶鞍症空蝶鞍症是指鞍膈孔扩大或鞍膈消失,鞍内空虚并被脑脊液所填充,垂体萎缩并偏居于一侧。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前者无明显的颅内原因,可能由于先天性的鞍膈孔宽大或鞍膈消失,蛛网膜垂入鞍腔,占居其大部,并将垂体挤压于一侧。在临床上表现为头痛,垂体功能障碍,视力障碍,有的病人可发生视力缺损。气脑造影显示蝶鞍扩大。继发性空蝶鞍症可发生于垂体肿瘤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后,或者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垂体坏死所致。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者基本相同,但视觉障碍更为突出。有时垂体肿瘤时可同时伴有空蝶鞍症,气脑造影可见气体充满蝶鞍腔,同时伴有内分泌紊乱,手术时可见鞍膈孔异大。

(十四)颞叶肿瘤颞叶肿瘤好发于青年人,以脑膜瘤(Meningiomas)及胶质瘤多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野改变、感觉性失语癫痫(羊角风)发作。颞叶肿瘤由于视放射或视束的受压破坏可出现同向性上象限的视野缺损或同向偏盲。颞中回后部为感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常出现感觉性失语症,表现为病人能讲话,但常出现错误,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意思,有时病人可出现命名性失语症。癫痫(羊角风)发作前多出现各种不同的幻觉,如幻视和幻听等。当肿瘤压迫内囊及大脑肢时则出现偏瘫(半身不遂)。个别病人可有共济失调及出现手足徐动症等。脑血管造影显示:颞叶前部肿瘤,在正位像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所形成的V字形的影像。侧位像大脑中动脉向前上移位。颞叶后部的肿瘤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较轻,但常见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侧裂段及床突上段所构成的U字形影像。

推荐导读 >> 垂体瘤的辨别诊断(一)

(十五)脊索瘤多发生在35岁左右,以多条脑神经损伤为主要表现,常有钙化,蝶鞍部及斜坡部有明显骨质破坏。CT显示为不规则略度肿块,其中有钙化点,多数不发生强化,少数可有均匀轻度强化。

(十六)鞍区动脉瘤罕见,多见于中年人,以忽然发病、头痛、动眼神经麻痹为特征,蝶鞍一般无改变,脑血管造影可确诊。术中穿刺为鲜血,肿物不塌陷。

(十七)视交叉网膜炎多见于成人,以视力、视野改变为主要表现,视野改变一般无规律,呈不规则变化,视野缩小,一般无内分泌障碍及颅内压增高。蝶鞍正常,CT扫描无鞍区占位性病变。

(十八)鞍区蛛网膜囊肿罕见,以小儿多见,亦可见于成人,主要症状为脑积水引起的颅内高压,可有视力、视野改变,少数病人有内分泌症状,蝶鞍扩大或双鞍底,CT扫描见脑脊液密度的圆形低密度区。

颅咽管瘤与上述诸疾病的鉴别主要依靠以下2点:上述诸疾病除引起与颅咽管瘤类似的表现外,还有其他不符合颅咽管瘤的表现;上述诸疾病和颅咽管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不同。一般来说,经过CT和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病例可得明确诊断。极少数病例可能需要依赖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始能确诊。以高颅压为主要表现的颅咽管瘤需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鉴别;以视力、视野改变的需与其他鞍部病变如垂体腺瘤、视神经胶质瘤、鞍区脑膜瘤(Meningiomas)、颈内动脉瘤及胚组织瘤等相鉴别,因为这些鞍部病变亦可损及视交叉、视神经及视束而引起类似症状;以腺垂体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需与其他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疾病相鉴别。

推荐导读 >> 垂体瘤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一)

(编辑: 万康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