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混合瘤的治疗
www.ay91.com
时间:08-03 15:41:56来源:癌友网作者:癌友网
混和瘤会出现在人体的不同部位,通常这种疾病是起于小涎腺的上皮,之所以称为混合瘤是起初对此瘤结构的多样化认识不清,误以为其来源于两个胚层组织,现认为肿瘤各种成分均来源于腺上皮,故称涎腺多形性腺瘤,由于混合瘤习用已久,故仍采用。混合瘤多发生于腮腺,颌下腺次之,腭部占第三位,咽部不见。可发于任何年龄。
本病为良性肿瘤,但部分有恶性变的可能。以手术切除为主,部分不宜手术者可配合放疗。
病理见肿瘤多完整的包膜,质地较硬,少数较软或具囊性感。切面平滑色灰白、灰黄,常有分叶状。镜下结构比较复杂,主要为上皮组织,呈团块状或乳头状排列,间质由结缔组织构成,并具有肌肉、脂肪、软骨样组织。
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或有异物感、咽部不适,或吞咽困难,发音含糊,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查体在咽部或软腭见到圆形、半球形隆起,触之软硬不一。
本病应与神经纤维瘤、腺癌等相鉴别。
取1%丁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作左鼻腔表面麻醉,取2%利多卡因5ml+1肾上腺素2滴作局部浸润麻醉,距肿块边缘0.5cm处环形切开黏膜、软骨膜,连同肿瘤一并完整切除,创面用射频烧灼止血后以明胶海绵涂红霉素眼膏贴敷,凡士林纱布填塞压迫。术后2d取出凡士林纱条,经换药约1个月后创面基本愈合。肿瘤病检报告为:(左鼻中隔)混合瘤。随访半年无复发。
混合瘤多发于涎腺,其次为腮腺,鼻腔极少见。鼻腔混合瘤来自鼻黏膜的粘液腺或异位唾液腺,其组织形态和发生与大唾液腺及口内小唾液腺者相似,有恶变倾向。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鼻塞、涕血、嗅觉减退。肿瘤大者可出现鼻塞及咽鼓管阻塞症状,肿瘤色灰红或粉红,表面光滑或结节,大部分包膜完整,附血管,质中或硬,部分触之易出血。由于混合瘤多具包膜,外来刺激将促使肿瘤迅速生长,突破包膜,并向四周蔓延,甚至转为恶性。故凡疑为混合瘤者,多不主张活检,以免破坏肿瘤的完整性。本病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径路视肿瘤部位、大小而定。对肿瘤小、界清者以鼻腔径路局麻手术为宜,只要切除肿瘤时保证一定安全界,则不易复发;对肿瘤较大、边界不清者宜全麻下作鼻侧切开,可保证彻底切除肿瘤,避免复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