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发布日期:2014-10-24 12:24:50 浏览次数:1595

〖定义〗KTF影像园XCTMR.com

由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沿原有的血管生长,或形成新的血管构成的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

〖临床特点〗KTF影像园XCTMR.com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发生于12~86岁(平均47岁),发病率未知,女性(61%)比男性(39%)多见。致病因素不详,与口服避孕药关系不明确。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可引起全身症状(虚弱、不适、厌食、间断性呕吐、上腹痛及体重下降)和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肝功能衰竭柏-查综合征门脉高压偶尔可见。

〖大体形态〗KTF影像园XCTMR.com

大体上,病灶常为多发,直径几毫米至几厘米不等,边界不清分布于全肝。病变质硬,切面呈白色或褐色,周围充血,常可看到明显的钙化

〖组织病理学〗KTF影像园XCTMR.com

肿瘤结节边界不清,易侵及邻近的肝小叶。肿瘤生长活跃时,虽然侵入肝内,但肝小叶骨架结构如中央静脉、门静脉仍可识别,肿瘤细胞沿原有的肝窦中央静脉和门静脉分支生长,并且经常侵及肝被膜,随着肿瘤在肝小叶内的生长,肝小叶逐渐萎缩甚至肝板消失,血管内生长时可呈实性条索状或息肉样及出芽状突出物。肿瘤细胞可以呈树突状,梭形或不规则形,有多个指状突起;或呈上皮样,细胞较圆,胞质丰富;或呈中间型。上皮样细胞异型性较大,核分裂象较多。胞质内有空泡,表明单细胞内血管腔,常可见内含红细胞。肿瘤细胞胞质和瘤性血管腔内表达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另外肿瘤细胞表达血管内皮标记物,如CD31和CD34。间质含有丰富的硫酸黏多糖而呈黏液状,网状纤维环绕在肿瘤细胞巢周围,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和PAS阳性染色证实细胞周围有基底膜。多少不等的平滑肌细胞位于基底膜外侧。随着肿瘤的进展,可出现进行性纤维化和钙化。最后,在纤维致密硬化的区域可能难以识别肿瘤成分(即血管病变)。从这些区域细针穿刺的组织活检常给诊断带来困难。鉴别诊断包括血管肉瘤和胆管细胞癌。血管肉瘤破坏力更强,小叶支架消失,血管腔形成。胆管细胞癌的肿瘤细胞排列呈管状或腺样结构,产生黏液,CK染色阳性,不表达血管内皮标记物。

〖预后〗KTF影像园XCTMR.com

KTF影像园XCTMR.com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预后难以预知,有些患者呈爆发性过程,而有些患者可不经治疗生存多年。近来有研究认为细胞密度大的肿瘤预后较差。成功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如果可能,应行肝移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