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癌40岁以上高发女性比男性多
50多岁的老胡做建材生意,手下有好几个小工,两个孩子也蛮有出息。
如果不是去年眼皮上长的一个小包,他现在应该正带着老婆在欧洲扫货,或者在澳洲和袋鼠合影,这都是他答应老婆的。
可现在,每隔一段时间,老婆都要陪他去一次医院,干吗?整眼皮!
误以为长了针眼
涂了半年药膏没效果
老胡左眼皮上的那一个肿块,是去年和小工打趣时发现的。
“哎哟,胡老板,你是不是偷看女人洗澡啦!”小工笑嘻嘻地走过来,指着他的左眼皮说:“你看你看,这么大一个针眼,还想抵赖!”
针眼?他回家照了照镜子,果然发现左眼皮里面肿起来一个小疙瘩,摸上去有点硬,不痛也不痒。
老胡到网上找了很多“针眼”的图片和资料,还跑去药店买了红霉素软膏。不过药膏涂了大半年,肿块一点没消下去,还有大起来的趋势,远看老胡眼皮上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个大包包。
老婆拉着老公去医院,检查结果一出来,把他的腿都吓软了——这根本不是什么“针眼”,而是睑板腺癌!
肿瘤比较大了,不过还没有向眼睛其他组织扩散,但哪怕是这样,老胡也要切掉左眼的上眼皮才行。
但人怎么能没有上眼皮呢,看起来恐怖不说,没有了上眼皮的保护,眼球也容易发炎。
做完左眼睑切除术之后,老胡还要接受左眼睑成形术,用孕妇胎盘上的羊膜,还有自己眼睛周围的皮肤,再做一个上眼皮。
昨天下午,他来到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了最后一次手术,不久之后,他的左眼皮功能就能恢复了。
40岁以上长“针眼”
不妨做个病理切片
金华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晓鹏说,老胡算是幸运的,有一个80多岁的病人到医院检查发现睑板腺癌时,癌变组织已经扩散,连眼球都保不住了。
最近这几年,医院接诊十多例睑板腺癌,几乎所有人一开始都以为自己只是长了“针眼”,有些因为之前忽视病情,到医院来的时候,情况已经比较严重。
睑板腺癌又称麦氏腺癌,是眼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最大的危险在于,这种恶性肿瘤有骗人的花招,最初仅仅表现为麦粒肿、睑缘炎,对任何抗生素治疗都无反应,医学上称为伪装综合征,直到数月或数年后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很容易迷惑人。
睑板腺癌的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女性比男性多,发病初期,仅凭肉眼,连医生都很难把它和“针眼”区分开来。
王晓鹏建议40岁以上的病人,如果发现长了“针眼”,在手术治疗时做一个病理切片检查,来判断是否是恶性肿瘤。做这个检查费用也不算高,大约100~200元。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