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2

发布日期:2014-11-25 07:30:35 浏览次数:1595

1.上消化道钡剂造影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是十二指肠肿物首选的诊断方法文献报道普通钡餐造影对十二指肠息肉病变诊断的阳性率64%~68%,而十二指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的阳性率可达93%健康搜索。如果在低张造影时,加用使十二指肠松弛的药物,如高血糖素,则效果更好。腺瘤的X线征象为肠腔内圆形充盈缺损或透亮区鶒,边缘光滑健康搜索,黏膜正常,如有蒂者则可有一定活动度平滑肌瘤多表现为十二指肠有圆形或椭圆形缺损健康搜索,边缘光滑(图1,2)。十二指肠的钡剂造影可以弥补纤维内镜对十二指肠第34段观察欠佳的不足。

2.纤维内镜十二指肠纤维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十二指肠肿瘤情况并可以取活检或切除后活检常用的内镜有2种,即侧视镜(side-view)和直视镜(direct-view)。由于十二指肠第34段观察上的局限性,故有人主张以小肠镜来检查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以下部分的十二指肠病变较好,而上消化道造影与纤维内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误诊率。

3.超声诊断普通超声对十二指肠肿瘤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十二指肠腔内的气体干扰了超声影像的观察。但如十二指肠肿瘤生长在壶腹周围,引起胆管扩张或胰管扩张;大的十二指肠球部肿物引起幽门梗阻导致胃扩张等健康搜索,超声检查可能提供间接影响以供临床参考。近年来开展的内镜下超声检查,提高了十二指肠肿物的诊断阳性率鶒,特别是对于黏膜下病变和肿物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影像学资料,文献报道可以发现小到0.5cm的病灶,对2cm直径以上的肿瘤敏感度达88%健康搜索是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的十二指肠肿物的诊断方法健康搜索

4.选择性动脉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十二指肠肿瘤有一定诊断意义尤其在十二指肠肿瘤的血供等方面给临床上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于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通过选择性动脉造影及选择性动脉注入secretin,然后测肝静脉血胃泌素水平,以达到区域定位的目的。

5.核素扫描主要应用于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定位,如用123Ⅰ或111Ⅰ标记的octreotide(生长抑素同源物)注射后,对表达生长抑素受体的胃泌素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阳性率可达35%,但对生长抑素受体阴性的病灶无诊断价值。

6.CT及MRICT和MRI对于十二指肠良性小肿瘤的诊断意义不大但对于较大的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有一定帮助。对由于十二指肠肿瘤引起的其他改变,如胆道扩张、胰管扩张等,有一定的影像学参考意义。文献报道,神经节细胞旁神经结肿瘤的CT和MRI影像具有特殊性,主要是肿物呈现均质无囊性变,多血运,有血管网状突起等可以用来区别于十二指肠其他良性肿瘤。

7.手术探查如上述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考虑行剖腹探查手术,尤其是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梗阻、黄疸而又高度怀疑十二指肠肿瘤者应放宽手术探查指征

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良性肿物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征性,这是造成许多病人无法早期确诊的主要原因。一些肿瘤早期几乎无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是因为其他疾病剖腹手术时偶然发现。随着肿瘤的增大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各种症状

1.一般症状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类似慢性胃炎溃疡病的症状。因此,易与这些消化道疾病相混淆。

2.腹痛约30%的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的病人可出现间歇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带蒂的十二指肠息肉位于降部以下时可引起十二指肠空肠套叠,而球部巨大腺瘤可逆行进入幽门导致急性幽门梗阻,称为球状活瓣综合征(ballvalvesyndrone)位于十二指肠的平滑肌瘤由于肿瘤的牵拉,肠管蠕动失调以及瘤体中心坏死而继发的炎症反应、溃疡、穿孔等都可以引起腹痛。巨大良性十二指肠肿物如引起肠管梗阻也可造成相应的腹痛、恶心、呕吐症状。

3.消化道出血25%~50%的十二指肠腺瘤和平滑肌瘤的病人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肿瘤表面缺血、坏死溃疡形成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和慢性出血急性出血以呕血黑便为主;慢性出血则多为持续少量出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可导致缺铁性贫血鶒也有报道十二指肠巨大错构瘤血管瘤引起消化道大出血。

4.腹部肿块巨大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物可以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特别是肠腔外生长的平滑肌瘤,可在腹部体检时扪及肿块,一般较为固定,界限较清楚,其质地因病理性质而异健康搜索,可柔软而光滑,或坚韧而不平。

5.黄疸生长在十二指肠降部乳头附近的良性肿物如压迫胆道下端及乳头开口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6.其他位于十二指肠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根据其肿瘤细胞构成情况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胃泌素瘤导致的卓-艾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特有的唇及颊黏膜色素沉着等。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诊断: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早期不易诊断,即使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亦非本病所特异关键在于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及时合理地选择内镜活检、X线钡餐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少数诊断困难且具有手术指征者,可行手术探查。

鉴别诊断: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应与恶性肿瘤相鉴别。引起梗阻性黄疸健康搜索,尤其是黄疸呈间歇性发作并发热者,应与胆总管结石、胆管炎等鉴别。

治疗: 十二指肠良性肿物的治疗,原则上以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较常见的十二指肠肿瘤中腺瘤性息肉、平滑肌瘤等有一定的恶变率,特别是家族性息肉病(FAP)的患者,其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和壶腹区的腺瘤和微腺瘤具有较高的癌变率。另不同文献报道十二指肠绒毛状瘤的癌变率为28%~50%,应尽早手术切除,并加强术后随诊。

首页[ 前一页]

1

2

3

[后一页]末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