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弓形腿综合征
症状体征:脊柱和四肢畸形 ,关节疼痛 ,骨质疏松 ,八字脚步态 ,肢体内翻 ,“O”形腿
【疾病概述】
弓形腿综合征即胫骨畸形-骨软骨病,又称Blount-Barber综合征、Blount胫骨综合征、Blount病、Erlacher-Blount综合征、胫骨内髁无菌性坏死、胫骨内翻-胫骨畸形性骨软骨病、内侧或外侧性骨软骨病,非佝偻病性弓形腿(Bowlegs without rickets)、胫内翻综合征等。系胫骨近端内侧骺板受负重压力而破坏了正常生长,导致胫骨近侧干骺端向内侧弯曲。本病并无缺血性坏死改变。本病有2种类型,即婴儿型和少年型。婴儿型的畸形在生后数年内出现,双侧者居多。少年型多在8~13岁时才出现畸形,多为单侧。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预防】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病因未明,应注意预防外伤,预防和积极治疗结核、梅毒等感染性疾病。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病因与发病机制】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小儿弓形腿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本病征系一骨软骨炎或骨骺炎,病因未明,可能与外伤、过敏有关,包括结核、梅毒所致者在内,有骺软骨生长缺陷,邻近胫骨骺部内侧或外侧部骨化延迟。(二)发病机制过去认为系胫骨上端骨骺的内侧部分的局部骨软骨病所致,目前认为该病属于骨骺局部发育不良。骺板内侧部分生长缓慢而外侧部分持续正常生长,从而导致进行性内翻成角畸形。骺板的内侧部分提前闭合。其病理改变与股骨头骨骺滑脱非常相似,并可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诊断要点】
专科检查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1.婴儿型 X线照片的主要所见是胫骨上端内翻成角,股骨远端也呈内翻畸形。胫骨上部的干骺端和骨骺有一系列的改变,具体变化依骨的发育和成熟程度而定。本症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的变化均较大,有的病儿到3~4岁时X线表现完全消失。但另外一些病儿到10~13岁时,改变依然存在。根据X线发展变化可分为6个阶段。第1阶段(2~3岁):胫骨内翻畸形不断发展,以于骺端骨化不规则为特点。透明带内有散在钙化团块。内侧
临床表现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小儿弓形腿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临床上本病征可分婴幼儿型和青少年型。
1.婴幼儿型 于1~2岁时出现症状,常为超体重小儿,腿部无原因的渐渐弯曲。常为双侧性,偶为单侧。单侧者呈跛行,双侧者呈鸭步行走,有时可有因劳损而致足、膝疼痛。
2.青少年型 症状于6~12岁时出现,常为单侧性。体检可见患肢短1~2cm,膝关节下侧面有尖的棱角形突起,内踝球状肿大,胫骨内旋,膝部可有异常活动。其他全身检查均正常。上述临床特点是和X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治疗概述】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应该如何治疗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应该如何治疗?(一)治疗幼儿型者用保守疗法渐行矫正,如严重畸形则须骨科手术纠正。青少年型常需骨科手术矫治。
1.婴儿型 生后4年为本症的发展阶段,此后畸形进展缓慢或数年内保持原状。从9岁起到发育成熟这段期间,凡未治疗的病例,畸形逐渐加重。治疗方法取决于畸形的程度和病儿的年龄。2~3岁X线片有Ⅰ~Ⅱ期改变者,可使用膝踝足支具,也可用高帮靴加纵弓支持,楔形垫高外侧鞋底0.3cm,对内翻畸形及胫骨近端内侧生长紊乱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相关资源】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小儿弓形腿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佝偻病 婴儿型应注意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鉴别,有助于鉴别点如下:
(1)胫骨弯曲处:先天性胫骨弯曲,变弯处位于胫骨远端。
(2)临床表现特点:未经治疗的活动期佝偻病,诊断不太困难。但轻型已治愈的佝偻病并发残留的O形腿则与婴儿型胫内翻的第2阶段较难区别。佝偻病有全身性体征,局部改变对称以及胫骨上端没有典型胫内翻改变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必要的化验室检查也有利于鉴别。
2.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