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眼睑带状疱疹

发布日期:2014-10-23 18:45:58 浏览次数:1595

自2006年以来,笔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眼睑带状疱疹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黄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张徽声

1 临床资料

本组86例均为单侧患病,其中男57例,女29例。右眼睑发病46例,左眼睑发病40例。年龄最小者31岁,最大者74岁,50岁以上者有65例,占75.5%。发病时间:1月份2例,2月份5例,3月份9例,4月份8例,5月份7例,6月份5例,7月份8例,8月份17例,9月份15例,10月份7例,11月份2例,12月份1例。以8—10月份(秋季)为多,有39例,占45.3%。属脾经风热型18例,风热上攻型22例,湿热壅盛行37例,血虚生风型9例。并发角膜炎者2例,并发虹膜炎者2例。病程1—7天者78例,8—14天者7例,15天以上者1例。

2 诊断要点

2.1 疱疹出现前,有疲倦无力,全身不适及疱睑皮肤红肿,患侧额部皮肤红肿,患侧额部,头皮剧烈疼痛等前驱症状。

2.2 数日后,眼睑及额部或颊部出现许多成群簇集的水疱,排列成带状,其分布局限于一侧,不超过鼻中线。水疱相继转为混浊,渗出粘液,形成溃疡

2.3 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2.4 发疹峰期或失治误治,有侵及同侧角膜,虹膜的可能。

3 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

脾经风热型:症见胞睑皮肤红赤刺痒,灼热疼痛,水泡簇生,有粘液渗出。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症属脾经郁热,外受风邪。胞睑属脾,脾经郁热,故胞睑红痛;热郁肌肤,水津不能透达,故起水泡,渗出粘液;风邪为患则刺痒。治以清脾热,散风邪。药用除风清脾饮加减:陈皮9,连翘9,防风9,知母9,元明粉9g,黄芩9g,玄参9g,黄连9g,荆芥9g,大黄6g,桔梗9g,生地24g。如无便秘,可减去大黄,元明粉,酌加赤芍以凉血散瘀。若奇痒难忍,则加白蒺藜,菊花,以祛风止痒。

风火上攻型:起病急重,胞睑红赤,焮痛难忍,局部溃破。伴有口苦心烦,便秘,尿短赤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赤,苔黄,脉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风邪引动心火,风热上攻,搏结胞睑,故发病急骤,来势迅猛。风胜则肿痒,火盛则红赤焮痛,风火燔土而胞睑溃烂。心火上炎,则口苦心烦。里热结滞,故便秘,尿短赤。脉舌为风热之象。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散邪.药用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9g,陈皮9g,甘草6g,玄参12g,连翘9g,板蓝根12g,牛蒡子9g,薄荷9g,僵蚕6g,升麻6g,桔梗9g。若热毒过盛,酌加金银花,蒲公英以解疮毒。如大便秘结,可加大黄通下。

湿热雍盛型:胞睑淡红浮肿,出现脓性疱疹,破损后溃疡糜烂,渗出粘液明显。兼见胸闷便溏,女性患者白带增多舌苔黄腻,脉滑数。湿盛则肿,热盛则红痛,湿热上蒸脓疱而生,且破溃糜烂,渗出粘液。湿热为患,多见头重胸闷,舌苔黄腻.治拟清热除湿.药用除湿汤:连翘9g,滑石18g,车前子9g,枳壳9g,黄连6g,黄芩9g,木通6g,陈皮9g,荆芥9g,茯苓9g,防风9g,甘草 9g。

血虚生风型:病情迁延不愈,胞睑皮肤粗糙增厚做痒。辩证:久病血虚,故迁延不愈;血虚则胞睑失养,故皮肤粗糙变厚;血虚生风在痒。治则:养血熄风。方药:四物汤加味。熟地15g,白芍9g,川芎6g,僵蚕9g,荆芥9g,防风9g,白芷9g。水煎服,日一剂。

佐以局部外用:患处涂以无环鸟苷软膏和3%硼酸液湿敷。有继发感染时,可用0.1%利凡诺湿敷。病变范围大和损及深层者,或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4结果

治愈标准为疼痛解除,疱疹消退结痂,知觉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外眼及眼前检查正常.本组86例全部治愈, 脾经风热型疗程最短5天,最长9天,平均7.5天.风热上攻型疗程最短6天,最长14天,平均11天.湿热上攻型疗程最短6天,最长14天,平均11天.血虚生风型最短9天,最长17天,平均13天.由于采用以局部症状为主,以全身症状为辅白术分型施治.选方配伍既注重祛邪,又重视扶正.不仅使局部瘀滞消散,而且使全身气血运行畅通,愈后未发现知觉减退或遗留神经痛

6讨论

眼睑带状疱疹属祖国医学“风赤疮痍”范畴,《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说:“由脾脏风热蕴结,两睑似朱涂而生疮,黑睛端无染,不治便生翳膜。”《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论述:“风赤疮眦睑生,黑睛端好睑烂红,脾经风热宜急治,久生翳膜遮瞳睛,加减四物汤生地,苦参牛蒡薄荷风,当归赤芍天花粉,连翘荆芥穗川芎.”笔者按其病因将其急性期分为脾经风热,风热上攻,湿热壅盛三型,把慢性期做为血虚生风型辩证施治.脾经风热与风火上攻两型,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发病急骤,疼痛剧烈.除风清脾饮中,大黄,元明粉,黄芩,黄连,连翘能清脾胃,泻热毒;知母,生地,玄参可清热凉血散瘀;荆芥,防风则疏风散邪;桔梗开宣上焦,陈皮理气调中护胃气,共呈泻热清脾疏风散邪之效。普济消毒饮为治大头瘟之良剂,方中黄芩,黄连清泄头面热毒,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之风热,甘草,板蓝根克清热解毒,消肿溃坚,陈皮理气,疏通壅滞;桔梗载药上行,开宣上焦,以助散热;以升麻之升,使诸药上达头面;因郁热伤阴,故用玄参滋阴降火,清热扶正.因病不在肺肝,亦不宜升发太过,故原方减去马勃,柴胡.湿热壅盛型多见于中年妇女及嗜酒过量者,发病虽急,但疼痛略轻.除湿汤中黄连,黄芩能清热解毒燥湿,滑石,木通,车前子,茯苓可利湿清热,连翘,荆芥,防风则清热祛风;陈皮,枳壳,甘草清热行气,有助祛湿.诸药合用,收取清热除湿之效.血虚生风型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因元气不足或久病则虚,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四物汤加味中,地黄滋阴补血,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和营理血,川芎行气活血。地芍是血中之血药,芎归是血中之气药,两相配伍,可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僵蚕,荆芥,防风,白芷可祛风解表,消肿止痛。既祛风邪,又能扶正,效果显著。

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与免疫功能有关。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组病例各型反复使用的荆芥,防风,黄芩,黄连,连翘,陈皮,桔梗,生地,玄参,甘草以及薄荷,板蓝根等祛风清热解毒类药,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不仅能提高吞噬细胞和白细胞功能,而且对提高免疫力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既能提高细胞免疫,又能抑制病毒繁殖。从而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有效防止后遗神经痛。所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眼睑带状疱疹,可以认为是一较为理想的方法。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