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颅内肿瘤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发布日期:2014-10-18 17:01:09 浏览次数:1595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瘤细胞的染色体上都带有多个结构上或功能上异常的基因,称为瘤基因。这是在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因素刺激下逐步突变而形成的。当正常细胞的染色体接上了这种基因就可使细胞发生间变,失去正常的增值规律,不再受正常细胞生长调节作用的影响。癌细胞接指数速度增长,经过10代、20代以至40代以上的增殖,形成有相当体积和重量的肿瘤,可用两个肿瘤生长特性参数来表达:①瘤细胞的增殖时间,以瘤细胞两次分裂相隔的时间为代表。②肿瘤倍增时间,以瘤增大一倍所需的时间为代表。这两参数反映了瘤的活性程度,但并不完全平行一致,因不是所有的瘤细胞都处于增殖期,而且增殖细胞不是等速度地分裂。另外由于内在环境(如血供不足)或外界原因(如空间的限制)亦可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影响。从肿瘤培养中可大体测定此参数。

脑瘤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决定其生长形式。生长活跃但活动性较小的肿瘤,呈扩张性生长,瘤细胞集结成球块状。生长活跃、活动性大的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与正常组织混杂一起,没有明确的边界。脑的各处均可发生肿瘤,发生率依次为大脑半球、蝶鞍区、脑膜、脑桥小脑角、脑室内和脑干。不同的肿瘤在颅内各有其好发部位,脑胶质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的各叶,脑膜瘤好发于大脑突面及矢状窦旁,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好发于蝶鞍区,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蚓,血管网状内皮瘤好发于小脑半球,神经鞘瘤好发于脑桥小脑角等。颅内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出现继发性改变,常见者有坏死、出血、血栓形成、间变等,使肿瘤突然增大,引起症状加重。颅内肿瘤较少向颅外转移。这是因为脑肿瘤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不适应于非神经组织中生长。另外,病人的生存期短,在没有发生转移以前,病人已经死亡。近年来随着治疗上的进步,病人的生存期延长,颅外转移的发生渐趋增多。转移最多的部位依次为肺、胸膜、纵隔淋巴结、肝、椎骨及骨骼系统、肾及其他。脑肿瘤也可循脑脊液通路转移至颅脊腔的各部,称为种植性转移,多见于富于细胞而少间质的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生殖细胞瘤等。颅内肿瘤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也可因压迫邻近组织引起局灶性功能障碍,如运动区的肿瘤可引起对侧的局限性癫痛,肌力减弱以至偏瘫。蝶鞍区肿瘤出现内分泌紊乱、视力障碍视野缺损。脑桥小脑角肿瘤出现听觉障碍及三叉神经及面神经的部分瘫痪、小脑共济失调等。

常用的检查有①头颅超声检查,A型超声仅能提供脑中线波的移位,因此只有大体的定位意义。B型实时超声检查在成人因受颅骨的阻挡不能提供颅内结构的图象,但在儿童则可取得较清晰的图象,其定位诊断价值不亚于CT检查。(2)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能将异常的脑电活动区构划出来,因此具有定位诊断价值。③脑诱发电位记录,视觉诱发电位O吧P)对诊断视觉通路上的肿瘤有较大帮助;听觉诱发电位记录(BAEP)对诊断听神经瘤及桥小脑角瘤有较大价值。④头颅X线摄片,能显示蝶鞍区的骨质改变、颅内病理性钙化、颅骨的局部破坏或增生、内耳孔及颅底各孔的扩大等情况,因此对一部分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具有定性诊断价值。⑤脑血管造影,特别是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能提供有关血管病变的资料,亦有助于脑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双重价值。(6)脑或脑室造影,将气体或造影剂注人脑蛛网膜下腔或脑室,摄脑X线图象,从脑室脑池的变形来判断脑肿瘤的位置。具有间接定位诊断的价值。在CT较普及的情况下此类检查已很少应用。(7)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血供丰富的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均有相对的定位诊断价值。(8)脑CT检查,因肿瘤与脑组织的密度不同而被显示出来,注射造影剂后可使图象得到增强,分辨力得以提高。这是目前用得最广泛的具有定位及相对定性诊断的检查方法。(9)磁共振成象(MRI),能提供脑及脊髓各种层面的清楚解剖图象,对定位诊断十分有利。用顺磁性药物(Gd-DTPA)作增强后可使分辨力更为提高。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