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和脑萎缩
上了年纪的人,做CT检查会发现有脑梗死灶或脑萎缩, 但病人毫无症状,一切如常。就脑梗死而言,主要是由于阻塞的血管是小血管,梗死灶小且不是脑的要害部位,故不影响语言、运动、感觉等功能。由于脑梗死(塞)的存在,说明血管已有脑动脉硬化,局部血管壁已存在病理改变,只是由于周围组织及全身代偿作用,才未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无症状脑梗死,也需要用药治疗。
人的大脑表面为脑皮质,内为脑髓质,两者统称为脑实质。 在脑内部各脑叶之间又有许多小房子样的空间被称为脑室, 脑沟的宽度来判断有无脑萎缩及其萎缩的程度。正常脑沟的宽度为3.19毫米左右,标准差0.63毫米,如果宽度超过5毫米,可以认为脑沟增宽,从而做出脑萎缩的诊断。
脑萎缩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萎缩为正常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一般为广泛性,临床称为老年脑。 病理性脑萎缩可分为局限性和广泛性,为多种疾病后期的一种脑的退行性变。如脑外伤,见于额叶和颞叶,脑出血和脑血栓后,多发生动脉分布区域。各种脑病,如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炎,结核性脑炎等,其后期均有脑萎缩发生,其次一氧化碳中毒,脑缺氧,长期服用安眠药等,脑肿瘤病放射后,均可引起脑萎缩。 近期报导,酗酒也可引起脑组织退变。
脑萎缩症状多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重者可出现痴呆。生理性脑萎缩多无症状,偶做CT发现,无临床意义,不必焦急忧虑。 若是50岁以下的中年人有脑萎缩,则应警惕潜在疾病的存在,应进一步诊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