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耳壳流痰的症状

发布日期:2014-10-06 09:44:38 浏览次数:1600

耳壳流痰的症状,要怎么治疗?

2012-7-7 8:36:54

发生于耳壳部位的流痰,称为耳壳流痰。古代医学文献,无耳壳流痰的病名及描述.按流痰、流注、痰核、痰包等病,其病因多与痰湿阻滞有关,其病症多有发无定处,皮色不变,不红不痛,肿而不硬等特点,故将发于耳壳,具有以上特点者,称为耳壳流痰.相当于耳廓假性囊肿.木症常因脾胃虚弱,痰湿内生,加之风邪外犯,挟痰湿上窜耳壳,痰浊凝滞而为肿.风邪为病善走头面,善行数变,故耳壳发病突然,其胜则痒;痰浊属阴邪,性凝滞,故结而为肿,肤色不变,不红不痛,络脉受阻则麻木.痰郁化热,或邪毒内侵时,则肿胀疼痛明显.

其症多为偶然发现,耳壳局部肿起,肤色不变,肿块大小不一,有麻胀感,微痒,按之柔软,无压痛,无热感,舌苔微腻,脉缓或带滑。治宜疏风通络,祛痰散结,方以二陈汤加广地龙、长瓜络、当归尾、丹参、郁金、柴胡等。若见纳食欠佳,苔腻者加砂仁、自木、神曲、山植等,以健啤行气消食:耳痒甚者加苦参、佩蚕以祛风止痒。若继邪毒加侵或痰郁化热者,则以清热解毒,渗湿消肿为治,用五味消毒饮加惹艺仁、获芥、篇蓄、车前草、穿山甲、皂角刺、郁金等。局部红肿明显、并见口苦咽千、面红目赤、脉弦者,加龙胆草、芙蓉叶、柴胡、黄芥,以清肝胆之火;若便秘搜赤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局部可用冲和散米醋调匀,敷于患处,以湿为度,每日更换,有疏风消肿、软坚祛痰之效。也可用玄明粉溶液湿敷.或用注射针将肿胀内液体抽出,加以压迫包扎,或用磁铁异极相对贴敷,或用艾条悬灸至局部皮肤红润有灼热感。若邪毒人侵,火热奎感,致令血肉腐败成嗽者,忌用上法,可于脓肿低处切开排脓,放置引流。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