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赤膜下垂歌
《医宗金鉴》干涩昏花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干涩昏花歌干涩昏花歌。条文:干涩昏花肝肾病,酒色劳瞻思虑伤,四物五子车前子,覆盆枸杞菟丝当,熟地川芎芍地肤,五胆膏宜外点良。方剂:四物五子丸方。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钱,不枸时盐汤送下。五胆膏方见卷末。【注】●干涩昏花者,谓目觉干涩不爽,视物昏花也。●此乃肝、肾俱伤之候。●或因嗜酒恣欲,或劳瞻竭视,或思虑太过,皆成此证,宜用四物五子丸,滋阴养水,略带抑火,以培其本也。
《医宗金鉴》肝虚积热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肝虚积热歌肝虚积热歌。条文:肝虚积热频发歇,起初红肿痛羞明,年深生翳渐昏暗,青箱丸用菟丝茺,生地青箱防五味,黑柴泽泻细车芩。方剂:青箱丸方。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注】●肝虚积热之证,时发时歇,初则红肿疼痛,涩泪难开,久则渐重,遂生翳膜,视物昏暗,宜用青箱子丸治之。
《医宗金鉴》灸暴绝穴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灸暴绝穴歌灸暴绝穴歌。鬼魇暴绝最伤人,急灸鬼眼可回春,穴在两足大趾内,去甲韭叶鬼难存。注:●凡一切鬼魇暴绝,当灸奇穴。●在足两大趾内,去爪甲如韭叶许,名鬼眼穴。●灸之则鬼邪自去,而病可愈也(图一○九)。
《医宗金鉴》乌风不足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乌风不足歌乌风不足歌。条文:已成乌风不足证,补肝散内用川芎,熟地当归荚藜芍,木贼夏桔草防风。方剂:乌风补肝散方。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去渣温服。【注】
《医宗金鉴》灸鬼眼穴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灸鬼眼穴歌灸鬼眼穴歌。肿满上下灸奇穴,上即鬼哭不用缚,下取两足第二趾,趾尖向后寸半符。注:●灸肿满奇穴,上穴即两手大指缝,鬼哭穴也;下穴在两足第二趾趾尖向后一寸五分,即是也(图一一○)。
《医宗金鉴》暴风客热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暴风客热歌暴风客热歌。条文:暴风客热胞肿疼,泪多痒赤胀白睛,源于肺热招风郁,菊花通圣可收功。【注】●暴风客热者,胞肿疼痛,泪多痒赤,白睛胀起。●此证源于肺客邪热,外招风邪。●先宜□洗,后用菊花通圣散,内清邪热,外散风邪热,外散风邪也。
《医宗金鉴》小儿疳眼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小儿疳眼歌小儿疳眼歌。条文:小儿疳眼肝脾病,肿疼涩泪翳遮瞳,咬甲揉鼻合面卧,肥儿神麦荑连同。方剂:四味肥儿丸方。右为细末,令匀,水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白汤送下。【注】●小儿疳眼者,初因饮食伤脾,久则肝热上冲,肿痛难开,隐涩泪多,渐生白膜,云翳遮睛,外则挦眉咬甲揉鼻,喜合面而卧,不喜抬头。●宜用四味肥儿丸,久服即效。
《医宗金鉴》眯目飞鹿飞丝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眯目飞鹿飞丝歌眯目飞鹿飞丝歌。条文:眯目鹿丝入目中,泪涩难开睛痛疼,初宜外治久生翳,酒调散用草归茺,螵蛸赤芍苍桔,翘麻羌活大黄同。方剂:酒调散方。右为细末,每服三钱,酒调下,不拘时服。【注】●咪目者,或飞尘飞丝风吹入目也。●其证泪多隐涩难开,睛珠疼痛。●初得时,宜翻转眼睥,用绵裹钗脚,拨出眯物;若日久生云翳者,宜用酒调散治之。
《医宗金鉴》小儿生赘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小儿生赘歌小儿生赘歌。条文:小儿生赘生睑内,初小渐大隐摩瞳,赤涩泪多脾胃热,钩割□洗去瘀红,清胃散用车前子,膏军柴桔黑芩风。方剂:清胃散方。【注】●小儿生赘之证,生于眼胞之内,初起如麻子,久则渐长如豆,隐摩瞳人,赤涩泪出,此乃脾、胃热上壅所致。●先用手法或钩割或□洗,散去外瘀;后用清胃散,清其内热。
传播中医馆—41部古代名医精华—医宗金鉴(1...养生修行图书...
《医宗金鉴》肝虚积热歌《医宗金鉴》肝虚积热歌肝虚积热歌。《医宗金鉴》赤膜下垂歌《医宗金鉴》赤膜下垂歌赤膜下垂歌。《医宗金鉴》胎风赤烂歌《医宗金鉴》胎风赤烂歌胎风赤烂歌。《医宗金鉴》风牵喎僻歌《医宗金鉴》风牵喎僻歌风牵喎僻歌。《医宗金鉴》风牵睑出歌《医宗金鉴》风牵睑出歌风牵睑出歌。《医宗金鉴》乌风不足歌《医宗金鉴》乌风不足歌乌风不足歌。《医宗金鉴》黄风不足歌《医宗金鉴》黄风不足歌黄风不足歌。
《医宗金鉴》眼痒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眼痒歌眼痒歌。条文:眼痒皆因肝胆风,痒生眦睑黑白睛,外用广大重明洗,内服荆防羌乌芎。方剂:广大重明汤方见卷末驱风一字散方。【注】●眼痒之证,皆因肝、胆二经风邪冲发所致。●或在睑边眦内,甚则痒连睛珠,痒极难忍。●外以广大重明汤熏洗,内服驱一字散,疏散风邪。
《医宗金鉴》十二经气血多少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十二经气血多少歌十二经气血多少歌。多气多血惟阳明,少气太阳厥阴同,二少太阴常少血,六经气血要分明。【注】●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此二经多气多血之经也;三焦、胆、肾、心、脾、肺,六经多气少血也;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此四经乃多血少气也。
《医宗金鉴》白疕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白疕白疕。【方歌】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初服防风通圣散,次服搜风顺气丸,以猪脂、苦杏仁等分共捣,绢包擦之俱效。方剂:搜风顺气丸。【方歌】搜风顺气车前子,萸药大黄膝菟丝,羌独火麻榔枳郁,服去风邪血燥滋。
《医宗金鉴》十二经相传次序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十二经相传次序歌十二经相传次序歌。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手阴脏手阳手头,足阴足腹阳头足。【注】●人身正脉,十有二经,每于平旦寅时,营气始于中焦,上注于手太阴肺经,自胸中而出于中府,至于少商,以次行于手阳明大肠等十二经,终于足厥阴肝经,而复始于太阴肺经也。●凡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医宗金鉴》钉翳根深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钉翳根深歌钉翳根深歌。条文:钉翳根深睛内生,硬似钉头极痛疼,赤涩羞明时泪出,肝心毒热上冲瞳,除热饮子知母桔,硝黄茺蔚黑芩风。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注】●钉翳根深者,睛中翳黑,硬如钉子之形,其证疼痛赤涩,泪出羞明。●此乃肝、心毒热,上攻睛瞳。●宜服除热饮子,清泻其毒热也。
《医宗金鉴》冰瑕翳深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冰瑕翳深歌冰瑕翳深歌。条文:冰瑕翳深色微青,横贯乌睛珠痒疼,泪眵赤脉缘肝热,石燕丹宜外点灵,内服茺蔚硝黄细,元芍知母壳防风。方剂:石燕丹方见卷末茺蔚散方。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温服。【注】●冰瑕翳深之证,翳色青白如冰,横贯乌睛,其证或痒或疼,发歇无时,眵粘泪出,白睛赤脉,此乃肝经之热。●宜外点石燕丹,内服茺蔚散。
《医宗金鉴》鹘眼凝睛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鹘眼凝睛歌鹘眼凝睛歌。条文:鹘眼凝睛睛突起,目珠胀硬痛难当,积热上冲脑热注,外用摩风针血良,内服泻肠汤桔蔚,柴防芩黑共硝黄。方剂:摩风膏方见卷末泻肝汤方。【注】●鹘眼凝睛之证,睛突于外,不能动转,坚硬高努如鹘眼,胀满疼痛难忍。●此积热上冲,脑中风热,壅注于目所致。●宜先用金针出血泻毒,外敷摩风膏,内服泻肝汤。
《医宗金鉴》风牵睑出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风牵睑出歌风牵睑出歌。条文:风牵睑出睑皮翻,胞睑俱红眵泪连,胃经积热肝风盛,□洗去瘀病可痊,后服黄耆汤蔚骨,防苓芩草大黄煎。方剂:黄耆汤方。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注】●风牵睑出之证,乃睑皮翻出向外,上、下胞睑俱赤,眵泪淋漓,皆缘胃经积热,肝有风邪。●宜先用□洗去瘀,后服黄耆汤,清热散邪也。
《医宗金鉴》花翳白陷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花翳白陷歌花翳白陷歌。条文:花翳白陷在乌睛,四围渐起漫神瞳,状如枣花鱼鳞翳,肺肝风热脑中冲,知母饮子防风桔,知母硝黄芩细茺。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注】●花翳白陷者,乃黑睛生翳,风轮四围渐起,中间低陷,其翳状如枣花鱼鳞之形,乌睛或白或带微黄。●此因肺肝积热,风邪上冲于脑所致,宜用知母饮子。
《医宗金鉴》瞳神缩小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瞳神缩小歌瞳神缩小歌。条文:瞳神缩小如针簪,劳伤精血损肾肝,视不甚昏微隐涩,清肾抑阳黄柏连,草决芩归生地芍,独活知母枸杞寒。方剂:清肾抑阳丸方。【注】●瞳神缩小者,谓瞳神渐渐缩小如簪脚,其则如针。●乃淫欲劳伤精血,亏损肾、肝二经所致。●其证视物不甚昏,惟觉羞明隐涩,宜用清肾抑阳丸,壮水以制阳也。
《医宗金鉴》小儿青盲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小儿青盲歌小儿青盲歌。条文:小儿青盲胎受风,瞳子端然视物蒙,明目羊肝桂柏味,细菊羌连白术同。方剂:镇肝明目羊肝丸方。右为细末,炼蜜为丸,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沸汤研调,空心服一钱。【注】●小儿青盲者,因胎受风邪,生后瞳人端好,黑白分明,惟视物不见,有时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宜用镇肝明目羊肝丸,久服可愈。
《医宗金鉴》黄鳅痈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黄鳅痈黄鳅痈。【方歌】黄鳅痈生腿肚旁,疼痛硬肿若鳅长,肝脾湿热微红色,顺出稠脓逆败浆。【注】此证生在小腿肚里侧,疼痛硬肿,长有数寸,形如泥鳅,其色微红,由肝、脾二经湿热凝结而成。初服五香流气饮,其次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方歌】五香流气治黄鳅,流注结核也能瘳,丁木茴沈僵藿草,银花羌独翘栝蒌。
《医宗金鉴》旋螺尖起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旋螺尖起歌旋螺尖起歌。条文:旋螺尖起如螺壳,乌睛色变极痛疼,壳形尖起色青黑,肝经积热血瘀凝。轻宜泻脑防辛梗,辛芍天冬五味茺;方剂:泻脑汤方。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注】●旋螺外障,气轮之内乌珠色变青白,如螺蛳之壳,其色初青久黑,其形尖圆,乃肝经积热亢极,瘀血凝滞所致。●轻者宜泻脑汤,重者用泻肝饮子。
《医宗金鉴》灸痨虫穴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灸痨虫穴歌灸痨虫穴歌。鬼眼一穴灸痨虫,墨点病人腰眼中,择用癸亥亥时灸,勿令人知法最灵。注:●劳瘵日久不愈,互相传染,因内有劳虫,宜灸鬼眼穴。●穴在腰间两旁,正身直立,有微陷处,用墨点记,合面而卧,以小艾炷灸七壮,或九壮十一壮,多寡量人,虫即吐泻而出,急取烧毁远弃,可免复传。●择发亥日夜半,六神皆聚,亥时灸之,勿使病人预知,恐尸神有觉也(图一○一)。
《医宗金鉴》行经目痛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行经目痛歌□疮入眼歌。条文:小儿□疮入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疼,久生云翳如银色,肝经余热上冲睛,红花散用草归地,赤芍军翘紫草红。右为粗末,灯心草十茎,竹叶十片为引,以水一盏半,煎至五分,食远去渣温服。【注】●小儿□疮之证,因患痘时疮生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羞明疼痛,久则生翳如银色,此乃痘后,肝经余热上攻睛瞳所致。●宜用红花散,清热散瘀,其证自愈。
《医宗金鉴》黑翳如珠歌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黑翳如珠歌黑翳如珠歌。条文:黑翳如珠黑睛上,形如珠子黑而圆,泪出羞涩疼痛甚,大人肝肾虚风愆。通明补肾丸可服,小儿患此名眼疳,羚羊角饮硝黄细,知母羚防一并煎。【注】●黑翳如珠之证,黑睛上有黑翳,圆如珠子之形,泪出羞涩难开,疼痛极甚。●若大人患此证,为肝、肾虚热风邪,宜用通明补肾丸。●小儿患此证,为实热眼疳,宜服羚羊角饮,泄其实热也。
《医宗金鉴》喘咳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喘咳喘咳。伤损之证而喘咳者:●若因出血过多,面黑胸胀,胸膈痛而发喘者,乃气虚血乘于肺也,急用二味参苏饮,缓则难救。●若咳血衄血而喘者,乃气逆血蕴于肺也,只宜活血行气,不可用下法,宜十味参苏饮治之。按、方剂:●二味参苏饮人参一两苏木二两水煎服。
《医宗金鉴》枯筋箭传播中医馆
《医宗金鉴》枯筋箭枯筋箭。【方歌】枯筋箭由肝失荣,筋气外发赤豆形,破突筋头如花蕊,或系或灸便成功。【注】此证一名疣子,由肝失血养,以致筋气外发。初起如赤豆,枯则微槁,日久破裂,钻出筋头,蓬松枯槁,如花之蕊,多生于手、足、胸乳之间。根大顶小者,用铜钱一文套疣子上,以草纸穣代艾连灸三壮,其患枯落,疣形若大,用草纸蘸湿,套在疣上灸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