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当今文人的痞气

发布日期:2014-11-18 04:58:29 浏览次数:1601

本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 | 国际 | 财经 | 体育 | 文娱 | 科技 | 教育 | 图片 | 视频 | 论坛 | 专题 | 直播 | 访谈 | 资料 | WAP | English

原创评论 媒体时评 观点争鸣 焦点网谈 理论频道 正方反方 时政 经济 国际 社会 科教 文体 专栏作者 征稿启事 一言集 编读往来 您的位置: 新华网 首页 >> 理论频道 >> 文史新论 当今文人的“痞气

2007年05月19日 07:31:08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我要打印】【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自古以来,便多有带着“痞气”的文人;而今来看,似乎越是受争议的文人,越是带着一些“痞气”。 易中天多次评价过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如刘邦、孙权在人格或政治中表现出来的痞气。作为一个文人,易中天有无痞气?有的读者喜欢他的《品三国》:“讲述中有严谨的考据,有人性的推测,有雅有俗,亦有娱乐的氛围,有些甚至有调侃的味道,有些许的痞气……”还有人说:“易中天是走出象牙塔的人民教授,是说书人,是邻家的伯伯,是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又是带点痞气的麻辣教授……”易中天的“粉丝”们,对易中天的“痞气”显然是赞赏的。 自从韩寒、郭敬明成为“80后”作家中的翘楚,“痞气”的评论就如影相随,特别是韩寒,其行为方式和文风的“痞气”特点,文化评论界早已注意到,可谓赞赏者有之,批评者有之,“痞气”是评价他的一个重要的争议焦点。 “洪晃的blog我几乎每天必看,我喜欢她那种随意的痞气,字里行间张扬之极”,“洪晃的痞气与才气的浑然天成让我欣赏”……这是众多为“名门痞女”洪晃的“痞气”的赞誉和叫好。的确,放眼文坛,在一些女作家中,很少有人会像洪晃这样不仅自嘲地称自己自由不羁的个性表现为“痞女”,而且,一直在一些文化媒体上,大胆、率直、泼辣地表现她的这种“痞气”。她对婚姻、男女关系、“男色”消费和娱乐文化的评判,无不充满颠覆性和叛逆性。 在“痞”上更有文化、文学意义,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无疑应属王朔了。“北京人本来就多少有点欣赏痞气,如果痞得有味道还有内涵,那就更能大行其道。杨宪益先生诗云:‘痞儿走运称王朔,浪子回头笑范曾。’”这是易中天的论断。朱大可也曾经指出,王朔将“破落的满清贵族传统、大杂院的街痞流氓习气和‘军队大院’痞子风格结合重组,建立了一套痞子亚文化。”应该说,读者和文化界,就是在那个时期认识了王朔的“痞子文学”及其伴随的“痞气”。十多年来,王朔在文学的江湖上虽然时隐时现,但“痞气”是他一贯的风格。尤其是今年初,他高调回归文坛,评点文化名流、纵论文化现象、揭秘个人隐私……他的“痞气”作风,又一次做了十足的展示和爆发。王朔的这种让人惊异的方式,已经让人怀疑,“痞气”是否已是他的心理、人格和精神的习惯状态。尤为可惜的是,这种游离于文字的“痞气”已有些迹近粗鄙。此王朔已不是彼王朔了。 由此来看,“痞气”可以是文人的一种性情或性格,也可以是他们的一种为文的风格,一种语言机锋,或是对现实的一种看法和态度,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批判的文化方式。对于“痞气”,这些文人或许认为这是表达自我个性风格的特征,是思想和精神的一种张扬。然而“痞气”最终不是成就大家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人格因素和精神因素,对一个文人成为文化大师、对他的道德文章终不会带来什么帮助。一个作家文人的文化和艺术的极致、灵魂的极致,就像林语堂先生所说,是“融合了人类的最佳文化和最佳的精神于心底”,而不是依靠什么粗俗、粗鲁、粗鄙的“痞气”。文化界更应明白,不能因为一些文人的“痞气”的存在,或受到一些人的赞赏和崇拜,而赞同文人躲避崇高、缺失人文精神,进而肯定粗鄙存在的价值。 (袁跃兴)

美女必有绯闻论

设立“中国母亲节”的文化狭隘

王朔:也厌恶也喜欢

传说也是一种历史

于丹竟似钱玄同?

王蒙《大块文章》是有不少“干货”的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 遵循文化自身的特殊发展规律 · 学者岂可妄言作断 · “讲坛”告诉我们什么 · 读书是无用的吗? · 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由来 · 文学批评乏力的真正原因 · 呵护文化生命是我们的责任 · 湖湘文化与柳宗元的诗歌美学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何耀伟 )

看图说事 新华网评

更多

· 高税负要与高福利成正比 · 贵族学校的孩子们,你们命真苦! · 国旗为什么得不到他们的尊敬? · 以交通执法为名捞钱是法治之耻

新华社区

更多

· [留言荟萃]侦破抢车案为何要县委书记出面? · [精彩贴图]一般人难以拍到的幽默车祸场面 · [坛笑风生]朋友在MSN上的签名 笑死别来找我 · [坛笑风生]电脑高手将女友升级时发生的BUG

· 总理希祈学子“仰望天空”催人奋发 · [锐评]“农民的儿子”不是以权谋私的潜台词! · [锐评]县委书记有“权威”:举报我就是诽谤我! · [原创]高税负需要与高福利成正比 · 晓旭走了,带去了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林妹妹 · 公务员有了“紧箍咒”之后还需要什么? · 别“炒”啦!请媒体放过这男版的“杨丽娟”吧 · 如今我明白了丛飞为何要当那么多孩子的"爸"

征稿启事 更多... 小升初问题、中考问题、高考问题、择校问题、收费问题、报志愿当中的问题、学校当中的问题、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等等。欢迎各位踊跃来稿发表评论。 看图说事 更多... 要免费师范生从教十年是一厢情愿 百家讲坛请美女官员主讲有何不可? 更多 更多1 股市灭鼠不能只拎出一只标本鼠 中国人,别“挤”了好吗? 更多2 更多3 正方反方 更多... 正方反方:教授们该不该热捧章子怡 正方观点章子怡伟大值得追捧

反方观点教授捧明星不务正业 正方反方:政府该不该干预药价? 正方观点政府应该干预

反方观点政府不该干预 正方反方:欠费信息计入征信公平吗 正方观点是种社会进步

反方观点将助长不公平 正方反方政府采购偏爱洋品牌错没错 正方观点选洋品牌无大碍

反方观点错误很严重 一言集 更多... · 百家讲坛为何不可请美女官员主讲? · 领导讲话不顾孩子受冻更让人心寒 争鸣 更多... · 争鸣:何必诧异于女大学生卖肉? · 争鸣:这也叫韩寒“超过”苏轼? · 争鸣:官员当“三陪”,是苦还是甜? · 争鸣:片警带枪拉大警民距离了吗 · 争鸣:利息税该不该取消? · 争鸣:丁俊晖谈文化就是冒险? · 争鸣:持证上岗有助文化繁荣创新吗 · 争鸣:小朋友的管理建议算不上歧视 原创评论 更多... · 国旗为什么得不到他们的尊敬? · 有多少禁令诉说着“正确的废话” · 以交通执法为名捞钱是法治之耻 · 利息税"万言书"别成没人理的"白菜" 专栏作者 更多... · 徐学江 · 许博渊 · 丛亚平 · 余丰慧 观点碰撞 进入新华社区... · 网民悼念:最美的"黛玉",一路走好 · 高速路何以成了“罚款路”? 更多.. 留言排行 更多... · 利息税"万言书"别成没人理的"白菜" · 给普通工人加薪是一份“迟来的爱” · 要免费师范生从教十年是一厢情愿 · 总书记关心的三种干部咋上来 · 给调查国企职工工资提三点建议 · 没有话语权,何谈“提高职工工资” · 老百姓被惯坏了吗 · 全民英语化,只能让中国误入歧途 · 中医遭到攻击应从自身找原因 · 1555种通信套餐,消费者不头疼才怪 · 员工与领导工资联动别成白纸一张 · 百家讲坛请美女官员主讲有何不可? · 为手机漫游费撑腰的其实是行政垄断 · 对恶搞《国歌》说“不” · 大学生汉语不行,就应该不准毕业!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