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突发性耳聋盯上年轻人

发布日期:2014-10-14 06:41:10 浏览次数:1600

可能跟压力大、气温不稳有关;如治疗及时,恢复率达85%以上

本报3月14日讯 (记者 王芳 通讯员 张君)“医生你别吓唬我,我才30多岁就聋了?真是想不通!”今日上午,山医大一院耳鼻喉科,35岁的张先生拿着医生的诊断结果,神情激动。主治医生王建明说,近段时间,因耳朵闷堵、听力下降来就诊的患者突然增多。仅像张先生这样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目前该院病房里就收治了8位。王建明分析,这可能与上班族思想压力大、精神紧张以及最近忽冷忽热的天气有关。

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一家私企工作,平时接打电话比较多。因此,对“打电话听不清楚”这种情况非常敏感。最近一周,张先生发现耳朵时常嗡嗡响,听一句话要向对方重复很多遍。“刚开始以为是上火了耳鸣,就没有管,可几天后,我基本上听不见了。”综合张先生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比划着将诊断结果写在纸上递给张先生,让他吓了一跳:突发性耳聋

大家通常将“耳聋”“耳背”与老年人结合在一起,可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张先生会患病呢?王建明主任介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和病理至今还不是非常清楚,但可能引起该疾病的“罪魁祸首”基本已经明确。据观察,许多病人在发病前都曾有过感冒发烧、紧张、劳累、情绪激动、过度饮酒等现象。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可能与内耳微循环功能障碍、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最近的天气忽冷忽热,早晚温差较大,会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如果此时受到感冒、劳累等刺激,极有可能引起突发性耳聋。”

据统计,我国每5000人中就有一人会发生突发性耳聋。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24—45岁的青壮年发病人数明显增多。“这些人群工作压力大、工作应酬多,多有身体机能紊乱、血液循环障碍等问题,是发生该疾病的高危人群。”

那么,张先生的听力会不会恢复呢?王建明主任说,希望还是很大的。他进一步解释说,突发性耳聋是一种耳科常见疾病,如果不进行治疗,自愈率非常低。但如果治疗及时(发病1—2周内治疗),恢复率达85%以上;发病后一个月内治疗的,治愈率明显下降;治疗时间拖得越长,治愈的几率越低,有的甚至会完全丧失听力。

现代人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中,如何做才能远离该疾病呢?王主任建议,由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及供血障碍等原因有关,所以,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而减少病毒的侵犯。

有报道证实:睡眠长期少于7个小时的人群,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建议大家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起居时间,季节交替时,要预防感冒,并防止动脉硬化及其他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平时避免接触噪声。此外,还要随时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过度紧张,最好能戒烟限酒。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山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